徐光啟、趙士幀當然也是要南下的:紅河莊以后只是一個生產基地。研發中心是必須要跟著朱由棟走的。非但他們兩人要走,紅河莊里干了一年多的各個工匠連帶其家屬也要全部帶走。
至于利瑪竇,朱由棟則是好一頓坑蒙拐騙:利先生不要舍不得北京城里剛剛發展出來的幾個教徒嘛。到了南京,孤劃一塊地給你給你建新的天主教堂好不好?你看啊,你和耶穌會的聯系都是要通過澳門周轉的,澳門北京之間實在是太遠了。去了南京就不一樣了,全程水路啊!多快捷!嗯,說起來,上次你給我找的磨鏡師相當不錯,我還要繼續擴大規模,你直接讓他們來南京吧……
至于對曹三喜,那就簡單多了:孤要帶你去南方會一會這個時代最會做生意的,你怕不怕?不怕啊?那就走吧!
需要留下來的,是魏忠賢。
“小爺,嗚嗚,照理說奴婢是小爺簡拔起來的。小爺讓奴婢做什么奴婢就做什么……可是奴婢實在是舍不得離開小爺啊。”
“好了好了,快四十歲的人,哭哭啼啼像什么話。忠賢,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孤要南下,在這大內之中必須要留人。王承恩呢,年紀實在太小,孤走了,他一個人可扛不起整個興華宮。”
“呃……小爺,就不能讓小曹留下嘛?”
“……忠賢啊,你是孤直接簡拔出來的。而大伴……不是啊。”
聽了這話,魏忠賢的情緒一下子轉悲為喜:原來如此,原來小爺最信任的是我!
“奴婢明白了,雖然奴婢舍不得小爺。但既然小爺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奴婢若是還想著跟隨小爺南下就是太不知好歹了。如此,請小爺放心,奴婢便是拼了性命,也一定要在北京為小爺看好家!”
“嗯,忠賢啊,聽說你最近兩年都是努力識字,這很好。以后孤去了南京后,北京城這邊的消息,孤只有靠你來傳遞了。不要怕自己的字難看就不敢寫,孤以后只看你的親筆信……”
“是,小爺!小曹前些日子給奴婢講過君不密則……呃……總之請小爺放心,奴婢一定按照小爺的吩咐辦。”
“嗯,好好做。你的未來,可不止一個太監啊……呵呵呵……”
……
萬歷三十四年六月,御史侯慶遠上書,言我朝早有祖制,儲君鎮守南京。但自宣德以來,因種種原因未能施行。今我朝太子、太孫均身體康健,心智成熟。實應恢復儲君鎮守南京之祖制。
此書一上,頓時響應者有之,反對者更是大有人在。但在皇帝、內閣三閣老一致同意下,此議得以執行。
六月十八日,萬歷頒布了一系列圣旨,并迅速的得到了內閣的副署。
其一:皇太孫朱由棟,將于萬歷三十五年出鎮南京。南京六部、都察院等各官員,南京五軍都督府各將軍提督以及南京守備太監具受其節制。以上諸人原本負責事宜,先奏報太孫,若太孫不能決斷者再奏送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