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出來后,下面的蒙古人雖然本能的想反駁,但是人人都覺得底氣不足——畢竟,草原上的漢子還是淳樸的,掙扎眼睛說瞎話的事情,實在是做不出來。
看著下面的蒙古人滿面通紅但是不再言語,李如柏才緩緩的再道:“吾皇的意思,你們那位野心極大的呼圖克圖汗,是一定要打掉的。區別在于要么是被我大明的勇士殺死,要么是他投降,進北京當寓公。否則,這樣的人在草原上,吾皇睡不好覺不說,便是你們這些普通人,也過不上好日子。嗯,待得我們將這位野心家拉下馬后,特別是你們蒙古人的臺吉們見識了我大明的軍威,把那些不該有的心思都熄了之后,草原上就會迎來和平哪。到時候,我大明不光找你們買羊毛、毛線,我們還會買你們的牛羊馬,奶酪、酸奶等等……然后你們拿到這些錢后,就可以找我們大明的漢人購買米面、蔬菜、茶葉、布匹絲綢甚至瓷器、家具。如果草原上各個部族干脆接受我大明皇帝的冊封,那大家就是一家人了,以后你們遇上白災什么的,向我們請求賑濟,以吾皇的慈悲之心,難道不會應允嗎?你們就不用把老人和幼兒舍棄掉了呀!”
說到這里李如柏把手一攤:“這樣不是很好嗎?”
下面的蒙古人雖然你看我,我看你,并沒有吭聲。但是李如柏知道,這些家伙是徹底的動心了。
用后世的眼光來看,蒙古這塊地方除了冷了一點,干了一點,其他什么都好。別的不說,光是這附近,包頭一地,就有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所需要的幾乎資源——而且量極大,質特優!
但是,這是十七世紀啊。此時的蒙古人并不能有效的利用這里地下的寶藏。相反,大明兩百多年的經濟封鎖搞下來,蒙古人是真的窮得只剩下牛羊了。
別的不說,以肉食為主的民族,茶葉這個東西不知道就算了。一旦用過了,那就成了必需品。以前光是茶葉一項,大明就能把蒙古人不多的資金給徹底吸干。
但是草原上的漢子能怎么辦?手里沒有能長期穩定出手的產品啊!牛羊什么的可以賣,但是和每天都要喝的茶葉比起來,那些要一年多才能上市的牛羊們,實在是長得太慢了。
所以,也不能說草原的漢子天性喜歡劫掠:若是有的選,誰愿意冒著生命危險去做強盜呢?畢竟,做強盜可能被明軍打死。這草原上的男子死了,他的妻兒往往會成為別人的財產。就算是僥幸沒有被明軍打死吧。在當前這個制度下,大家拼死拼活搶到的東西,大部分還不是得上交給各級貴人?普通的牧民們,還不是一樣的貧困?
現在好了,若是有了毛線這個東西。那不但蒙古人里的一半:女人們能夠充分的發揮價值。整個蒙古,都有了可以持續穩定輸出的產品。這是能夠徹底改善整個民族生存狀態的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