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薈蔚吃得一噎,尼瑪,還有幫手隱在人群中,她把口中栗子糕吞咽下去,周圍也沒什么熟人,她臭著臉叫價“一兩銀子,愿意就跟我走。”
袖香,桐樂“”
圍觀眾人“”
他們幻聽了嗎一兩銀子估計連好一點的草席都難買。
這位一觀品貌不凡的姑娘,竟然想出一兩銀子買兩個姑娘,天下哪有這么好的事
下一瞬,就有打抱不平的公子站出來“姑娘這一兩銀子未免有些欺人太甚了,她兩人本就可憐,你若是不想買可以不喊價,偏偏喊價一兩折辱她們”
年輕公子義憤填膺“我出十兩銀子,兩位姑娘可愿意跟我走。”
袖香“”
淦,劇本不是這么演的
她看向年輕公子,還沒來得及說話,就有一道粗狂聲音傳入,是一位大漢“我出十五兩,兩位姑娘把爹葬了安心安意跟我走吧。”
年輕公子一看就是考生,能喊出十兩已是不易,他臉白了又青,最終只能向袖香投以抱歉的眼神,他喊不起了,只能讓了。
有了趙薈蔚起頭,這兒的叫喊也高漲了起來。
“我出二十兩。”
繼大漢后,又一道聲音傳來,人群中散出一條路,一位搖著折扇的貴公子走了進來,他腳步虛浮,臉上還涂了脂粉,看起來慘白慘白的,非常的辣眼睛。
他自詡風流倜儻的走進,身后還跟了兩個侍從,他目光看向袖香桐樂“我出二十兩,兩位姑娘可愿意跟彭某走你們放心,彭某絕對不會虧待你們的。”
袖香臉色鐵青,她目光若有若無的看向趙薈蔚,見她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心中很著急。
壯漢見被人截胡,他看了過去,這個公子他還真認識,京城彭家的人,名喚彭昌。
彭家雖然官位不大,但他家可是跟端王沾了些關系,細算下來也算是端王母妃家那邊的遠方表表表表親了。
隔了好幾代,但是他們沾沾自喜,且引以為豪,常常把端王掛在嘴邊,很難讓人不認識。
不過就算是彭家的人,壯漢也不打算讓“我出二十五兩。”
彭昌微微瞇眸,他冷哼一聲“三十兩。”
“三十五兩”
“四十兩”
這種場面與其說是叫價,還不如說是兩人之間針鋒相對。
彭昌叫到四十兩的時候,壯漢猶豫了,他看了袖香兩人一眼,心中盤算著,發現再喊下去,這兩姑娘也不值這么多,于是就退了下去,不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