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鄔貴妃雖然入不了他的眼,他卻也不會虧待她,甚至登基后,納進后宮的妃子里,鄔貴妃的份位提得最快。
這也是皇帝的彌補,因為情感給不了,便只能從物質方面給予更多的呵護。
然而,在后宮之中,沒有皇帝實打實的寵幸,鄔貴妃依舊會有備受掣肘的地方。
皇帝日理萬機,又心不在她,難免諸多忽略,無法顧及,日積月累,鄔貴妃產生了被皇帝怨棄的心結,一次次怨恨積了下來
后來,女主角姝妃出現,她時常聽聞姝妃是如何得皇帝的青睞和專寵,更從小道消息聽說姝妃對皇帝還有不客氣,不敬之舉。
鄔貴妃愈發心生不平,再加上另一位貴妃隔三差五地吹耳旁風,她心中的怨恨逐漸加重,只覺得皇帝薄幸,替自己不值。
哪怕姝妃已將皇帝推向別的妃子,卻因一些誤會,她總是同機會錯肩而過,憾失榮寵。
她聽信讒言,深覺姝妃是魅君妖孽,加上嫉妒恨意,開始和別的妃子聯手針對姝妃。
可姝妃機巧狡猾,又有皇帝庇護,旁人很難撼動她的地位,甚至同她作對之人,一個個落馬。
鄔貴妃在背后籌劃,操縱著低位分的妃子和姝妃爭斗,坐收漁翁之利,也曾經有傀儡被斗敗,拔除時險險牽扯到她。
她驚而收手,安穩了一陣,卻還是捱不住皇帝的冷落,和在她眼中,姝妃的日益嬌縱。
她恨,她不甘,她終于不再安于被動,而是主動地為自己創造機會,接近皇帝,向皇帝討要恩寵。
可心中只有一人的皇帝屢屢推辭,幾番拒絕之下,鄔貴妃自覺臉面盡失,忽然聽得宮人誤傳謠言,姝妃似是已有身孕。
母憑子貴,以姝妃如今恩寵,再有身孕,必然風頭大盛,很有可能還會直接被封為皇后。
鄔貴妃焦急不已,理智漸失,不愿皇帝再被這妖妃困縛,便鬧出了荒唐之舉,落水自殘身軀,讓自己大病不起。
皇帝感念過往扶持的情意,下朝后總會前往看望,也會在鄔貴妃可憐兮兮的期盼下留在她的宮內陪伴她。
鄔貴妃借此時機,與皇帝親近,不僅放下過去的許多顧慮,將深情訴盡,更以決絕之態,拿家族恩義作籌碼,討要自己該得的恩寵。
皇帝左右為難,看她實在情深意切,也感到負疚,不得不松口允了一諾。
鄔貴妃盡心竭力養好自己的身體之后,便急忙去找皇帝兌現承諾。
卻不想意外聽見皇帝和他曾經的結義兄弟,如今的心腹大臣在御花園的談話,得知皇帝的躊躇猶豫,以及和姝妃之間的過往記憶。
她自此才知原來佳麗三千,這位帝王只愿取一瓢,而那一瓢就是姝妃。
她從當年入府開始,一心只想著皇帝,所有的心思全放在皇帝身上,為他著想,憂他所憂,喜他所喜。
她本以為皇帝對她稍許冷待是性格使然,是心懷家國,她自恃和皇帝之間有他人無法介入的深厚羈絆,以為她和皇帝的情意非同一般。
卻未曾料到,原來皇帝不是只顧天下江山,而是他早已心有所屬,可他心屬之人竟是后來居上的姝妃。
她感到憤恨不已,憑什么明明她與皇帝相識最早,她知書達禮,循規蹈矩,從無錯漏,到頭來卻輸得一敗涂地。
她因愛成恨,決心不顧一切,必須除去女主角姝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