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九叔那般的好人,還給俺家上了次瓦頂呢,也沒要俺一個銅子兒,這么好的一個人……你咋能這么想俺初九叔呢。”
說完,邵滿囤還嘆口氣,搖搖頭,仿佛很替初九這個漢子難過一般的,徑直朝著那條回自家的小路上一轉,如同一陣風一般的,跑沒影了。
卻只留下這名為魏花兒的嬸子,嘴角抽抽,眼珠發紅,一張臉直接變了紫。
“噗呲!”
周圍有人沒忍住笑了。
就是這個笑讓魏嬸子反應過來了。她抓不住那個邵滿囤的小辮子,可她卻不能放過就在她周邊的人啊。
幾位嬸子瞧著情況不妙,訕笑著準備退開的時候,卻被這魏花兒一把抓住,不依不饒的撕扯了開來。
“來來來,都說說,啥叫俺家的男人管不住腿兒?”
“你們咋那么齷齪呢!是不是等著看笑話呢……”
一時間,這原本還和和美美的一群瞬間就扯了起來,再也顧不上就只是路過的邵滿囤了。
“呼呼,成功逃脫!”
跑回了家中的邵滿囤,是一身大汗。
他一入院子,就趕緊將門給掩了起來。
“呼,太嚇人了。”
得虧自己不常與這些村人們來往,若是再熟悉上幾分,他哪里還有那么容易去脫身啊。
既不是那愛交際的人,那就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活上吧。
緩過神來的邵滿囤像只辛勤的地鼠,把簍子里的東西,一樣一樣的給摘了出來。
過了二十五磨豆腐已經有三日許,明日就是把面發的二十八,也是時候拿出兩三塊的糖瓜,擺在灶王爺的掛畫前面,求得這位旺家旺戶的神仙,能在回天上敘職的時候,也為他老邵家說點甜話了。
等到拜完了灶王爺,就應該做二十八的把面發了。
與前面那些小活相比,這是一個大工程。
邵滿囤掏出從集市買回來的二磨黑面,往當中兌了三分之一的黃米面之后,才用溫水給調和起來。
他一面揉面,一面盤算著時日。
大年二十八了,初家商隊走到哪了呢?
算算時間,初家的商隊應該早上了聊城的商船,順著漕運碼頭,入了從隋唐起就使用的京杭主航道。待到北平城運河分岔口時,則選東北路徑,進懷柔河道,順著小分叉直至抵達到秦島碼頭,才下得商船轉為陸路。
這其中,初家鎮至聊城碼頭只需要一天。
水運航道的時間,不好說……
它其中要途徑幾個大的補給點……
德州,滄州與天津衛。
邵滿囤最初以為,這張燈官會在入聊城航運碼頭的時候,找機會逃跑,返回村子來歸攏自己的財務的。
可是這一晃都過去五日了,也不見村里有絲毫的動靜。
越是風平浪靜,邵滿囤這心里就越不踏實,他將醒好的面團扣在缸里,就做出了一個決定。
第二天,他起了一個大早,先往老村長那走了一趟。
他去尋了一下初家商隊的進展情況,在確認了并沒傳來啥不利的消息之后,就表達了他對于村長予以他這么多幫助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