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年時很高興,并開始為他的幾個計劃一條條的籌備了起來。
返程的路上他還想著,去村里收糧食這種活計盡可以交給他在開大車店的時候,認識的那一群半大的小子的手上。
不但讓他們在農忙過后找一份貼補,也能在此過程中拓寬人脈,收集消息,順便再鍛煉鍛煉個人的能力呢。
至于最后的匯總,分類,售出與針對性的回購,一并就交到高二蛋的手中。
這樣鋪子之中的兩個小二,也不會因為分工不同而有所摩擦了。
邵年時在這里想的挺好,誰成想他剛回到鋪子當中,將自己此次在碼頭上販售出去的次品糧食的錢給歸于賬上,就有一陌生的小伙計從集市大街的方向跑了過來,特意給邵年時遞過去了一張請帖。
這讓邵年時一下子就想起來,今日在盤庫的時候,馮掌柜的對于他的邀請。
再抬頭看看時日,邵年時就決定囑咐二蛋幾句之后,就前去赴約了。
“你暫且就住在我的隔壁,若是缺什么只管找姜大爺去尋。”
“明日你跟著我一起上工,我有一重要的工作要單獨囑咐于你。”
二蛋十分的聽話,他咧著嘴應承下來,一直將邵年時送到了鋪子的門外。
至于那位從未曾服過管教的呂曉貴,在看到了邵年時半分多言就離開的背影時,那心中就著實的松了一口氣。
今日間高二蛋剛來鋪子中尋掌柜的時候,呂曉貴那是如喪考妣。
他以為這新來的掌柜的終于受不了他了,本著寧肯自己也不干了的氣勢也要將他給辭退了呢。
誰成想,只不過是因為鋪子中需要開辟新業務而招攬的人罷了。
這讓呂曉貴放下心來的同時,也對邵掌柜的要做什么充滿了好奇。
他倒是要瞧瞧,這位年輕的掌柜的要怎么給這個鋪子再增加額外的收入。
這船工的家屬區內已經買夠了半個月的糧食,這大倉內的銷毀的米面也都跟著銷了出去。
若是還能被這邵掌柜的給找到賺錢的路子,他呂曉貴就是真心的服氣了。
那從今往后,對方說的話,他十句里邊就聽上七分,不,聽上一半吧。
給他這個能干的掌柜的一個面子!
這呂曉貴想的倒是挺美好,但是他卻不曾想過,人家邵年時需不需要他給這份兒面子。
因為被引進了會賓樓內的邵年時竟然在這個小包當中將聊城其余兩家鋪子的掌柜的都給認識了。
由著第一糧鋪的馮掌柜的引薦,邵年時就與城西的第二糧鋪的季掌柜的行過了禮。
幾個人寒暄兩句,坐下不過半晌,桌子上的菜肴就上了齊全。
由著邵年時與另外兩位初識,他也不便先開口問此宴源于何因,只是等著這二位誰斟酌好了,先給他起個話題。
這時候,坐于居中位置的馮掌柜的左右瞧瞧,見到他兩側的二位無一點率先開口的意思,就端著笑替大家發了話。
“今日間聚在一起,實乃緣分使然。”
“大家共屬一家,應有同誼之情,新來的邵掌柜的年輕有為,我身旁的這位季掌柜的人脈廣闊,無論是哪一種都是老爺之幸事。”
“在這聊城之中,你我三人本就為一體,說出去代表著初家在聊城的糧食買賣的直屬之人。”
“這若是遇到了什么事情,當不當得有商有量,湊在一起仔細的商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