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指揮部所在的營帳內跟二位長官碰了一個面。
前來拜訪的邵年時十分的直接,將自己今后的行程跟這兩位說了一下:“東阿鎮以及初家初合堂阿膠的事兒已經基本上解決了。”
“從今往后,東阿的膠坊就不愁沒有驢膠熬制了。”
“初管事這下可不愁那些多出來的驢皮怎么處理了吧?”
“原本這東阿西面的河溝兩邊還有些旁的家的作坊,現如今我們與樂鏡宇家的膠場一并,怕是這些小作坊也要想盡辦法與我們取得聯系,以求自保了。”
“這下算是借著這個契機完成了初老爺早幾年就想做的計劃了。”
“將東阿的膠場生意往壟斷的方面拓展。”
“若不是受名聲所累,初老爺不想失了仁義的作風,早在樂七爺過來之前,怕是就已經完成了。”
“不過現在這樣更好,因為所有的謾罵怕是就要被樂七爺給擔著了。”
“畢竟這宏濟堂的阿膠包裝上要加上一個初家的名號,但是在那些小作坊主的眼中,擠兌的他們熬不下去膠的人可是外來的樂七爺不是?”
“于老爺的名聲無損,算得上這個計劃的意外之喜了。”
這番話聽得初定內心大定,面上就不由的帶上了幾分的喜色。
而一旁對于邵年時的計劃也有一定知曉的聊城現任的守備官初山之還是多問了一句:“那邵經理,這件事情解決了之后,我們與初老爺之間的協議也算是完成了吧?”
“只是不知道后續還需要做些什么,希望邵經理回到濟城之后尋初老爺問上一句,然后再給我回一封信才是。”
這本就是應該,邵年時自然一口答應下來。
別瞧著初山之與郭德強手中的兵員質量是差了一些,但是經過初老爺這神來一筆的攪合,愣是讓他們將濟城以西的大部分城鎮以及周邊的遠郊縣的軍事力量給聯合到了一處。
不說別的,最起碼是做到了化零為整,機動協作的效果。
而他們抗匪軍演也真不是嘴上說說而已,通過這兩天的磨合,最起碼這些部隊已經做到了基本的熟識,并可以進行簡單的混編了。
在全員拉練的時候,也發現了許多不錯的好苗子,完全可以考慮進行全聯軍的統一培養。
然后再通過這一個個聚集起來的個體,完成這么多個勢力與小軍閥的大融合。
根據自身的實力進行權利的劃分之后,一個具有很大話語權的新部隊就產生了。
雖然他們的裝備不強,還不曾擁有統一的制服,一瞧就像是烏合之眾。
但是架不住他們的人數多啊。
好幾十股人馬湊一起,竟然也達成了上萬人的規模。
只是在閱兵的時候,瞧著面相未免過于忠厚了。
不少人還帶著憨厚的笑容以及常年種地曬出來的兩陀紅呢。
但是這對于有志氣有理想的初山之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所以現在的他對于間接達成了他擴軍心愿的邵年時那是十分的客氣,這份客氣可不單單是因為邵年時替初老爺辦事兒的緣故了。
而邵年時呢,對于初山之遞過來的橄欖枝那也是欣然的收下。
因為他那個最不省心的朋友,初家的三少爺,已經抵達了廣州,并跟著他的導師一起籌備南方軍事學院,又叫黃埔軍校的初邵軍就在前幾天給他來信了。
信中特意的提了幾個人的名字,而這些名字無一例外,都是出自于保定陸軍學院最后一期也就是第九期畢業的學員。
這些名字會被刻意的提出來,就是因為他們都選擇了山東作為積蓄與發展的地方。
信里面的初家三少爺明確的表達出了一種信號。
那就是多多的幫助這些從保定軍校里邊出來的人,待到他初邵軍今后有機會回返到山東境內時,會因為校友這一情誼,獲得意想不到的助力。
對于三少爺的這種有理的要求,邵年時還是十分的支持的。
他交好初山之,通過初定于郭德強接觸的原因也由于此。
初老爺有與軍政打交道的方式,而他邵年時也有他自己的做法。
于是一方有心攀談,一方有心結交,由著一件事兒,邵年時就與這二位團長建立了初步的聯系以及面子上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