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代表著一份希望,一個家庭存活下來的關鍵,若是一家人當中能有一個人在工廠之中找到工作,那么一個月十五塊大洋的工錢,就足夠一家五口人好好的活下去了。
若是一個家庭之中,能存在兩個工人,那么他們不但能吃飽穿暖,還能供給一個孩子識字,亦或者一個壯勞力娶上媳婦。
這些錢,在現在的邵年時的眼中,甚至都買不上一套得體的衣服穿,但是在那些奔跑在荒地里的工人的眼中,卻是能夠活命的巨款了。
“哦,原來是這樣啊。”
邵年時一下子就不好奇了。
因為他從這些渴望活下去的身影當中,找到了,呵呵,他可以隨意挖墻腳的機會。
現在的大華紡織廠以及中國印染廠還在建廠籌備的階段之中。
等到他們正式的面向社會招工的時候,就是日本紡織企業用工荒蕪期的到來。
畢竟無論他還是陳介夫,都能算得上有些良心的企業家與商人了。
他們在最大程度的追求利益擴大化的同時,也是十分關注人才的持續發展的。
想要讓一個工廠穩定的開工,光是依靠高壓政策是沒有用得。
邵年時相信,他們大華只要將消息放出去,這里邊的熟練工不說半數,最少有三成會投入到他的麾下。
而日本廠的經營模式他也通過這一側面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了。
在國情越來越不明朗的現在,日本經營人在中國實行的那一套方法,用在民營企業的身上,卻是不合適的。
于是,這位感念對面的小結巴善心的大華的股東邵年時,就跟蹲在他身側的小小子說到:“若是我能給你找一份工作,每個月能拿到16個大洋,還是不用扣押金的那種。”
“你跟你的家人,愿意搬離現在居住的工棚,跟我去我的廠子里上工嗎?”
這小結巴聽了這話,一下子就愣住了。
把他給激動的,竟是一瞬就不磕巴了:“真的?你可不要騙我!”
“去,我當然去!我們家都會去的!”
反正他們家就是用破破爛爛的木頭板子以及廢棄的建筑材料拼湊起來的破棚子罷了。
因著家里父親上這個破工給累出了肺癆,他們家已經不會比現在更慘了。
與其在這里等待著一個看不到前路的機會,還不如奮力一搏,將希望放在這個莫名的冒出來,但是一瞧就不像是普通人的大哥哥的身上。
畢竟他是唯一一個有耐心聽完自己說話,并從根本上不曾嘲笑過自己的毛病的人。
見到這小結巴竟然答應的如此的痛快,就喜歡跟痛快人打交道的邵年時就拍了一下這小子的肩膀:“既然如此,就把家里人帶上。”
“喏,我跟你說個地址,你能記的住嗎?”
“算了,我一邊說一邊寫,就算你不認字,帶著這張字條,也能找到我給你的廠址。”
“記清楚了,大門口是中國印染廠,往里走的工地就是今后你要上工的廠址所在了。”
“而它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大華紡織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