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飯,承接婚事的幾位大爺就指揮著小輩將桌椅給搬出來,然后他們端坐下,平鋪紅紙,用毛筆蘸著墨汁揮灑。
一個十來歲的少年搖頭晃腦開始唱著:“男方爺爺隨禮十塊,男方奶奶隨禮百年人參一支,男方大伯隨禮十斤肉、五塊錢、一籃子鴨蛋、十條鯉魚……”
家里人都是盡自己所能拿出禮金,那規格絲毫不比城里人的差。
等柯元大爺爺奶奶家和姥姥家的親戚們隨完禮,就到了鄉鄰們了。
城里人望著一個個挎著沉甸甸籃子、臉上洋溢著笑容的村名民,內心有種不好的預感。
果不然,排在最前面的是隔壁大爺,他腰桿挺得筆直,隨禮前先瞥了眼城里人,將籃子上面的布給掀開,聲音洪亮地道:
“元大可算是長大要娶媳婦了,我這當人叔的,必須得隨厚禮!”
“五斤肉,五毛錢,二十個雞蛋,一簍子蝦米!”
這邊登記完,下一個也微抬著下巴走上前,打兩句官腔,露出自己的隨禮。
三斤肉、五毛錢、兩張兔皮、一壇子高粱酒……
城里人臉色越來越難看,他們就瞧著羅鳳村家家戶戶都來給柯家隨禮,而且每一份都帶著肉,而且不止兩斤,除此之外,還有不少稀罕物呢。
問題是,每一次念完一個人的隨禮,周遭的人就開始響亮地啪啪拍掌,還齊聲道好。
好幾個老先生同時謄抄,所以他們登記賓客隨禮速度很快,從早飯后,不過一個來小時,就將村里人的隨禮給登記完了。
接著便是李家來往密切的親朋好友,他們也是憋著一口氣呢,這次給新娘子隨得禮也是豐厚得緊,為柯家和李家掙面子。
接著大家伙兒的目光齊刷刷轉向想要當隱形人的城里貴客們。
趙局長這時候上前邁一步,從口袋里掏出一張寫滿了簽名、遍是手印的紙。
“城里來的朋友們,我想大家都是成年人,說過的話那就是潑出去的水,沒有收回的道理。”
“不過是無傷風雅的小玩笑,大家伙兒別傷和氣,將好好的婚事給攪和壞了。”
說著他將紙張遞給了身邊的人。
“趙局,這些道理我們都懂,不就是十塊錢給李娟梅同志隨禮嘛,我們高興著呢。”
那人邊說著邊十分爽快地從口袋里掏出十塊錢,清脆地拍在了桌子上。
“好,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老大爺接過錢后,摸索了會兒,確認這是真錢,便將毛筆蘸飽了墨汁,詢問道。
“老大爺,您不用寫我的名字,當初我們說好了,這些錢算不得隨禮,不用他們小兩口記賬再隨回來。”
不過那人扭頭看向趙局:“趙局,我是不是可以將自己的簽名和手印劃去了?”
趙局點點頭,從胸前的口袋里掏出鋼筆,將這人的名字劃去。
有了這個人帶節奏,其余的人互相看了眼,頹然地排好隊也一一掏出口袋里的十塊錢。還有些人壓根就沒帶,尷尬地問熟人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