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代物資匱乏,人們的工資不高,家里人口卻不少,所以骨子里深刻節儉二字,能掏錢奢侈進入電影院的,基本上是剛談對象,舍得下本錢的。
哪怕電影票并不算貴,除了周末能坐半場人,平時寥寥無幾。
不過呢,柯美虞沒有打算直接售賣電影票,而是作為一種兌換機制。
比如在漢克士消費幾次,每次多少錢以上,則能獲得一張電影票,又或者辦一次圖書借閱卡送一張,在雜貨鋪累計多少錢的東西送
這個社區是大,但是周圍的住戶大都是買些日常用品,并不算消費主力軍。最主要的還是靠對面的京都大學來支撐,以及大學城里來往的學子們。
大學城里的學校都不錯,有著組織的重視和各方面的扶持,學生們補貼也高,除卻日常開銷,還能剩點錢。
年輕人喜歡新潮的東西,而且電影院里放映的都是經典片子,是大學生們最喜歡看的。而且柯美虞還通過龐臺長跟魔都那邊聯系上,弄來了不少香市和海外的片子。
現在形勢放得寬松,很多不是太出格的東西,都可以拿到明面上來了。
沒有手機,電視節目匱乏,人們的精神來源狹窄,是以柯家電影院極受歡迎,最重要的是,比起女主手里錢財不湊手,沒法擼起膀子大干。
柯美虞絲毫沒有這方面的顧慮
再說了,還有點子小能手應晏,這真的是將人賣了還能讓人感恩戴德幫著他數錢的狠角色。
大學生補貼少,除了自己花,有的還得郵寄補貼給家里,所以守著偌大的大學城,能夠光顧店鋪的數量有限。
其實柯家現在不缺錢,并不在意每天入賬多少。可是老太太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見到大學生過得清貧,想想要不是自家孫女和孫女婿有本事,說不定也過這樣的苦日子。
她又不是存住事的,將這意思一透漏,孫女婿可不就得幫著想法子,逗老太太樂呵
來到京都快一年了,老房子歸屬權的問題,已經被他一幫小伙伴兒們給捋順,并且開了四個公辦私營的中介所。
那些小伙伴們腰包又鼓了幾分,如今已經徹底從原單位辭職,扎根在中介所。這中介所什么內容都承包,里面細分很多方面,比如租售房屋、招工、婚介、包打聽、策劃、司儀等等。
每天忙得很,但是效果也喜人。應晏就總攬大學城這一塊的中介所。不過他平日里忙著搞研究,都是將活丟給別人的,只是掛個所長的名,心安理得地領一份工資和紅利。
如今,給家里清貧的大學生尋找兼職工作,也算得上是他本職工作了。
要說適合大學生的工作,條件限制很多,不能離大學城太遠,工作時間要靈活,還是沒有工作經驗就能上手的,又不能是純粹的體力活埋沒了大學生一身的知識
如此一巴拉,工作范圍縮小再縮小。
應晏直接拍板,建個綜合服務廠,廠址也是在大學城秦家一處臨街的三進院子。
大學城里的大學都是建校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了,周遭居民房不少,密密麻麻數不勝數,家里孩子們多,自然光是小學就有好幾所,都是掛名某某大學附小。
家里的大人們為了生計很少有閑置的,不是正式工就是臨時工,哪怕老頭老太也接點零活回家做。孩子們都是散養狀態。
可也有些雙職工家庭條件不錯的人家,工人下班晚,可是學生放學早,是以應晏和柯美虞辦了個后世特別流行的小飯桌。
每個孩子一個月十塊錢,一葷兩素一湯一主食,還有水果,不僅管飯還輔導作業,幫著孩子查缺補漏
自從高考恢復后,大家對孩子的學習越發重視起來。
都是名牌大學的學生輔導,十塊錢相當于飯前,輔導是贈送的服務家長們心里算了筆帳,怎么合計都是自家占便宜。
是以只是二三十個大學生發了兩天傳單,就招來了二百來個學生
柯美虞和應晏在郊外有飼養場,里面雞鴨牛羊豬都是現成的,也有自己用機械耕種的水果蔬菜和糧食。
換句話說他們食材幾乎只耗費個人工費,孩子們再能吃,肚子也是有限的。
除去工人、老師、廚師的工資,小飯桌還是有利可圖。
二十個學生一個班級,由三位老師輪流負責,每天從五點到八點,不耽擱大學生上課,又能賺的客觀的外快。
這就消耗三十多位老師,另加四個廚師和幫工,而且參加小飯桌的學生人數日漸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