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元華借著妹子給的店鋪,跟媳婦兒開了一家火鍋店,平時雇員工看著,自己則給妹妹妹夫打工,當廚師培訓員,絲毫不覺得自己一個研究生被埋沒才華。
柯元萬呢分配到了機械廠當技術員,媳婦兒則也在廠子的會計辦公室工作。
柯元歲跟媳婦經營服裝店鋪,也將旁邊的店鋪給租賃下來賣電子產品。
應晏和幾個同學創辦了一家公司,專門做軟件開發的,前期看不到錢、投資卻不少,不過后期利潤也絕對可觀。
柯美虞呢,在家里帶孩子,研究、訓練娃控制自己的異能,因為她外語水平優異,被京都大學聘為正式老師,每周有三大節課。
在電視臺她繼續為玩偶配音,偶爾給臺長出謀劃策創辦新節目。
明日電臺在她一個人熬濃稠雞湯過程中,已經越過人民電臺和廣播電臺,成為了界內扛把子。臺長自然不舍得放她走,單獨開了個節目由她主持,每周也是三次。
日子真是安逸幸福得緊,因著應晏的公司在市中心,所以柯美虞帶著娃,跟他一起入住了南大院的秦家。
老太太和老爺子舍不得孩子們,沒再管店鋪的事,也跟來照顧。
家里人身體都不錯,倆老人比同齡人要年輕二十來歲,腿腳靈便得緊。
屋子早被打掃干凈,一家人熱熱鬧鬧地過來,周遭的人家都被驚動了,忍不住出來跟應晏笑著打招呼。
應晏耐心地給家里人介紹,畢竟以后都是來往的鄰居。
老太太樂呵呵笑著點頭,特別自來熟地表示,待會家里做好吃的要一一送上門再熟悉下。
眾人們面色微微抽動,他們想要走動也是跟應晏,可不想跟應晏鄉下媳婦的親戚有牽扯。
應晏和柯美虞將眾人的神色收攬入目,笑著一左一右跟老太太說“奶,大院里可不跟咱們鄉下和之前的街坊一樣好相處。人家自持身份,孤傲著呢,還要委屈您少了那么多老朋友們相伴。”
老太太是人精,哪里不知道倆人說的話。
剛開始到城里來,尤其是到京都,她其實很忐忑,因為鄉下人對城里人的印象是,眼睛長在頭頂瞧不起人,嫌棄鄉下人土腥味、粗魯、沒有文化。
可是在京都呆了三年,老太太也看明白了很多事情,城里人也跟鄉下人一樣,沒有多一張嘴也沒有多一條腿,家里住的人多,工資也不見得多高,文化嘛,她這一輩的普遍文盲,在城里也是一樣的
只是南大院里都是紅色資產世家,家里的女人不說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卻也都知書達理,當然覺得高人一等。
老太太如今壓根不發怵,笑著拍拍倆人的手,“放心吧,奶奶又不是沒有眼力見的,咱們正式搬過來,左鄰右舍得走動下,這是禮節。我也正好摸摸大家的底,往后見了面知道誰是誰。”
“這么大的院子,難道各個都是勢利眼”
柯美虞笑著說“那奶,要是誰給您氣受,您就給我說,或者給您孫女婿說。我們保管給您尋回場子來”
“肯定的,你奶奶我可不是吃虧的主。”
家里五個奶娃已經一歲半了,小腿賊利索,說話的時候小嘴巴也吧嗒吧嗒一個比一個麻利,跟人家兩三歲得般,連個子也是如此。
他們雖然是一胎,模樣長得像,其實也只是七成像,各個又有著自己的特點,不過無一不是撿著父母的優點長。
柯美虞現在除了工作外,就喜歡在家里相夫教子,沒事踩著縫紉機給五個娃娃做衣服。尤其是夏天的衣服,一家七口時不時來個親子裝,走出去賊拉風
經常會引得一群人圍觀,跟動物園里看馬猴似的。
小家伙們也喜歡這樣。
到了新地方,他們撒了歡,反正該注意的事項大人們跟他們反復強調很多遍,就由著他們在新家探險。
應晏提前把房子收拾了下,老太太、老爺子住在一樓,也給柯父和柯母準備了房間,二樓則是他們一家七口的。
孩子們多,所以從小他們就跟父母分床睡得,更是在上個月每個娃娃會小便后,直接跟父母分屋了。
男孩兒一個屋子,女孩兒一個屋子,每個人一張小床,一個寫字臺。他們的房間跟父母的隔了一個小客廳。
原本鄰里們只是看個熱鬧,想跟應晏套個近乎,但是看到五個穿著海軍衫的小奶娃們,都怦然心動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