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據犯事隊員及在場目睹的雙方隊員證實,當時該隊員正背倚土墻轉角,看到巷子及屋頂皆有敵方弓弩手。于是抬手朝屋頂開了一槍,本意是射擊屋頂弓弩手,但未擊中,霰彈打在屋檐下的土墻上,該處正好砌著一塊石頭。結果彈丸四濺,巷子里守衛的兩個藍隊隊員被其中三粒彈丸所傷……”
施揚聽得連連拍案稱奇:“果然是意外,這樣也行?”
江風烈曾多次實彈射擊及殺敵,對槍械子彈性能也頗為清楚,神情略為緩和:“原來是跳彈……不過此事的關竅不在于是否傷人及如何傷人,而在于該員檢查失誤,責罰不當減。都統之意如何?”
江風烈與演習判官目光轉向趙獵,卻發現他們的都統大人正凝神注視某處。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卻什么都沒看到。
江風烈輕咳一聲:“都統……”
趙獵突然砰地拍案,把諸人嚇一跳:“反彈射擊!我怎么沒想到?”
趙獵記起以前在警校時曾看過關于警用槍械的應用教學視頻,里面有提到美國警察有項必修的射擊技術,就是用霰彈槍對車底區域射擊,利用跳彈命中躲在輪胎或者發動機后的歹徒。
這種反彈射擊技術用霰彈槍比較容易實施,小口徑步槍或手槍初速過高,彈頭在近距離命中硬物的時候會粉碎,所以并不能實施這種射擊技術。而霰彈槍初速較低,對硬地面、陶瓷墻面打側射擊可以利用跳彈射中一些不能直接射擊的地方。而且彈丸成束射出,也有效提高了命中率。這項技術用好了,在巷戰或山地戰中能收獲出人意料的戰果。
經趙獵說明,諸將皆恍悟,無不稱妙,性急的施揚立馬操起獵槍就要現場測試。演習判官也是驚喜,居然還有這種變壞事為好事的操作?
趙獵當即下令:“給該員記三等獲功,但功是功,過是過,軍棍照打不誤,一棍不能少。”
……
八月初,洪四娘的偵察隊傳來消息,瓊州宣撫司及萬戶府已獲悉馬撫機兵敗身死的訊息,原本準備派遣船只從海上登陸與萬安新附軍合兵的計劃流產。所有兵馬都被召回,瓊管城全城戒備,刁斗森嚴。缺了馬撫機這一支重要人馬,又喪失萬安軍城這個強力據點,以瓊州萬戶府不足三千的兵力,自保尚且勉強,出擊就別想了。
得知這個消息,趙獵等人都松了口氣,瓊州元軍已無力進攻,而雷州蒙元大軍正在征召船只集結中,等這支大軍來到瓊州還得休整一段時間。這樣算來,至少兩個月內萬安無戰事,等到九月中下旬,萬安軍城應當建成了。軍城一成,方能守御。
八月初五,趙獵巡視軍城施工進度,這是眼下全軍頭等大事。
萬安軍城是個略呈長方的四邊形城寨,東北面靠山,可以省下一段城墻修筑。山下有河流過,名金仙水,南面也有長河名陵水(原為“某陵水”,但首字過于生僻,打不出來,便以后世河名稱之)。這兩條河環繞軍城,形成天然屏障。當初馬撫機要不是復仇心切,加上過于輕敵,分兵進襲,而是據守營寨,趙獵想攻破萬安軍絕不會那么順利。
趙獵一行來到軍城時,工匠、俘虜、輔役及征召的土人都揮汗如雨,熱火朝天地干著。對于工匠輔役而言,城池周全關乎自家性命,沒人敢懈怠。對俘虜而言,不賣力就得吃苦頭,而且想早日擺脫俘虜身份,就得早日把城建好。都統大人已發話,軍城建成之日,便是他們重獲自由之時。誰不想早日獲自由之身?至于當地土人,吃飯干活,天經地義,偷懶會被辭退,到時飯沒得吃還丟人,誰也不干那等傻事。
趙獵看到軍城已建到了六尺高,達到了預計高度的三分之一,相信兩個月后,當蒙元大軍兵臨城下時,一定會為眼前平地拔起的龐大建筑而驚掉下巴。
眾人邊看邊指指點點,正欣然間,一個工匠匆匆跑來:“稟報都統,郭少監請都統前往‘鐵屋’一趟。”
趙獵一怔,繼而大喜。“鐵屋”是軍工基地的代號,一般兵器甲胄的生產不在此秘密基地。一旦鐵屋有訊,且不是郭承貴這位少監拜見他,反而請他前往,必是在武器研發上取得突破,為了保密而不得不為之。
那么,這次會是什么突破?左輪量產?三連發獵槍仿制成功?抑或是五四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