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幼真眸光一閃,看見前方石階上慢悠悠走下來一位樵夫。他須發皆白,卻身形矯健。
樵夫身上披著一件蓑衣,頭戴竹笠,背上背著一捆枯柴,右手提著一柄斧頭。
楊幼真連忙站于路旁,讓開大道,躬身肅立。
等樵夫行至面前,楊幼真拱手拜道:“高士留步。”
樵夫停下腳步,轉頭看來,他只看了一眼,楊幼真便覺得猶如一股微風吹過身體,和煦平柔,轉瞬即逝。
“好,好。”樵夫對著楊幼真連說了三個好字,說的楊幼真有些迷糊。
“高士二字不敢當,你叫住老朽,是有何事?”樵夫瞥了一眼黃牛背上的太衍,便不再關注,只是和藹的看著楊幼真問道。
楊幼真道:“煩問高士一聲,此山中哪里**派宗門所在,不知距離此地還有多遠?”
樵夫微微一笑,回頭朝千山萬壑看去,然后道:“你且來看。”
楊幼真站在樵夫身旁,順著樵夫手指方向望去。
一旁樵夫說道:“順著此路直走,過了青松嶺,便是靈飛峰,靈飛峰下有一條河,名曰‘沉妃潭’。渡過‘沉妃潭’。走出聽云徑,便到了**派的入口。”
說完,他看著楊幼真道:“**派易到,但卻難進,你不要有太大的期望。”
楊幼真轉過身來,朝樵夫拱手拜道:“多謝高士指點。”
樵夫點頭笑道:“好好好。”
說完,樵夫慢悠悠的下山去了,口中還唱著那首歌。
楊幼真目送樵夫去后,這才挺身執繩,牽著黃牛走上山路遠去了。
----
蒼松渺渺載飄零,行旅悠悠覽畫屏。
常伴山水云行處,總愛逍遙一羽輕。
----
又走了七天,楊幼真終于來到了**派的入口處。
這里是一處萬丈高的懸崖,四面高山聳立,萬仞疊壁。懸崖邊立著一塊石碑,石碑上只寫著兩個大字:**。
在石碑一旁,正靠坐著一個少年,他正低頭酣眠,懷中抱著一柄長劍。
少年身穿青色短褐,短褐之上繡著‘**’的字樣,看上去他似乎極為疲憊,此刻正靠在石碑上睡的很是香甜。
楊幼真在少年兩丈之外停住了腳步,并示意黃牛也停下來。黃牛長久與楊幼真相處,自然也知曉了她的脾性,于是便四腿一彎,臥在了地上,背上的太衍依然安坐如山,紋絲不動。
楊幼真輕手輕腳的走上前去,立在一旁,雙手掐子午訣,合攏于小腹處,靜靜的站在那里等候著。
三個時辰過去了...
日已偏斜,山風吹來,撩起了楊幼真鬢間的青絲。
她目光朝石碑處的少年看了一眼,見其仍無醒來的跡象,便回過頭來,閉目養神。
又是兩個時辰過去了...
日落西山,天地昏暗。少年翻了個身,繼續昏睡。
月亮高懸,滿天繁星。此時已經是深夜了,山風帶著刺骨的涼意吹拂大地。
少年打了一個寒顫,雙手環抱著身體醒了過來。
他口中嘟囔道:“天又黑了...”
長長的打了一個哈欠,然后站了起來。
他看著夜色,轉過身來。驟然便看到一個人影站在那里,少年吃了一驚,但并不害怕,口中說道:“又是哪里來的拜師之人,你還是回去吧,若你是我**派要收的人,早就收下了。”
那人影卻不動彈,少年疑惑的看了看,然后慢慢的走上前去。
籍著月光,少年這下看清了來人的面容。
是一個極美的女子,她面如皎月,梅若清柳,眸光似星彩燦爛,身姿如云煙輕嬈。
少年呆呆的站在原地,目光緊緊的盯在楊幼真身上,這哪里是凡間之人,分明是天上的神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