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落成的隨國皇宮規模比原來大了許多,而且加入了許多的道門風格在其中。
楊幼真縱馬疾馳,一路直入雒州城。
如今的雒州城比從前更為龐大,道路更為寬闊。
一路上房屋鱗次櫛比,干凈整潔。
集市上繁榮景象處處可見,百姓氣質煥然一新,顯得神采奕奕,充滿希望。
但楊幼真來不及去體會新都城的繁華,她一身道袍上風塵仆仆,稚嫩的臉頰上隱約還能看到一絲疲憊。
楊幼真在高大的皇宮城門前勒馬駐步,目光看著迎面而來的數十名金鞭武士。
“來者止步!”領頭的校尉攔住了楊幼真,然后見她氣質不凡,便問道:“你是什么人?”
楊幼真伸手打出一道仙光,那仙光似裹著一物直朝著校尉飛去。
那校尉先是一驚,隨即便接住了仙光,等光芒散盡,一塊特制的玉牌就靜靜的躺在他手心。
校尉仔細看了看,接著上前兩步,來到楊幼真前方,恭敬地拜道:“典軍校尉陳不言,參見文宣公主。”
楊幼真眸光一動,問道:“文宣?是陛下賜我的封號嗎?”
校尉道:“是,陛下采納了雒州府郡守的諫言,所以追封了本朝先帝及眾賢臣,賜封公主為‘文宣’。”
“陛下玉體如何?”楊幼真又問道。
校尉臉色微變,欲言又止。
楊幼真看他臉色,已經明白了一半,道:“速速打開宮門,我要去見陛下。”
“是。”校尉連忙應了一聲,然后揮手打開了城門。
--
當楊幼真進入皇宮之后,頓時眼前一闊,高大的宮樓殿宇巍峨佇立,連天接地,卻絲毫不顯擁擠。
白玉瓷石鋪就的道路又寬又長,兩側是威嚴高壯的甲士,偶爾有一隊隊寺人和巡邏的軍士走過。
楊幼真策馬疾行,一路上的甲士紛紛前來攔阻,他們高喝道:“皇宮重地,嚴禁縱馬驅馳!”
一排排弓弩手立即出現,或排軍陣于御道兩側,或藏匿于大殿四方,他們嚴陣以待,手中利器全部瞄準了楊幼真。
“且慢!”這時,一個聲音尖銳細長的聲音在御道一旁響起,眾人看去,原來是一名年老的寺人。
那寺人正是先前陪伴在楊皇身邊的老寺人之一,他在身后一眾隨從的擁蔟之下一路小跑過來,邊跑邊叫道:“是不是文宣公主?”
“公主殿下?”那些甲士們聽到寺人的話,連忙回過身來,目光朝楊幼真看去。
楊幼真這一路隨著太衍修行,雖然氣質出塵了許多,但臉部輪廓幾無變化,最多就是比以前更加霜白玉嫩了些。
“是公主殿下,快,收起兵器!”甲士們認了出來,連忙收起兵器,然后跪地請罪。
“我等冒犯公主,還請贖罪。”甲士們誠惶誠恐地道。
楊幼真下了馬來,扶起最前方的一名校尉,笑道:“你盡忠職守,無罪有功,當賞。你的同僚們反應靈敏,也當重賞。”
那老寺人剛跑到身邊,就聽到了楊幼真的話,連忙轉身對身邊人道:“記錄。”然后轉身對那校尉道:“樓校尉,你們輪值之后,記得前去內庫領賞。”
那樓校尉等人受寵若驚,又對周圍的兵士們重復了一次,頓時眾人拜地高呼道:“謝公主賞賜,公主千歲永昌。”
楊幼真道:“都起來,各歸其位,各司其職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