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衍點點頭,又看向徐翰文,道:“若為楊皇立廟,當有廟號,不知可有斟酌?”
徐翰文在眾人的注視下站了起來,閉目沉思片刻,道:“陛下失國復得,延續國祚,當為‘祖’。肅清內政,驅逐外力,以傳世代。故而廟號當為‘世祖’。”
太衍又道:“廟號既定,當要表述楊皇功績,以彰后世,所以當加謚號,你可有定論?”
眾多大臣聽著這些完全沒有聽過的詞匯,也不敢插嘴,但大賢良師說的話,他們都奉為真理,于是眾人又將目光看向了徐翰文。
只見徐翰文默思片刻,然后抬頭道:“謚號為‘章’。”
高應方連忙問道:“何解?”
徐翰文拱手道:“溫克令儀曰章,法度明大曰章,出言有文曰章,敬慎高亢曰章,文教遠耀曰章。”
太衍點點頭,道:“隨世祖章皇帝,可。”
眾人紛紛應諾,太衍又道:“第二件事,先帝駕崩,國不可一日無主。陛下還剩一幼子,名為楊乙,現在陳國與母寄居。貧道之意,便是迎他回國繼位,爾等可有異議?”
高應方等人心中大喜,這也是他們心里所想的,現在從太衍口中說出來,讓他們心里的一塊大石也落地了。
于是眾人齊聲道:“大賢良師英明,我等并無異議。”
“只是陳國與我國向來有隙...”李又臣突然說道,高應方眉頭一皺,目光看向了太衍。
太衍笑道:“此事簡單,太尉可出多少兵馬?”
李又臣道:“三萬。”
太衍擺手道:“貧道再你三萬黃巾力士,你能否迎回殿下?”
李又臣眼睛一亮,道:“如大賢良師果真給我三萬黃巾力士,不出半月便可迎回殿下。”說著,他有些猶豫:“只是駐守陳國的武宗...”
黃巾力士的戰斗力李又臣是知道的,武宗以下無所畏懼,但是武宗嘛...
太衍道:“你無須擔心,貧道已經拜訪過**派了,他們從此以后,再也不會干涉諸國之事。”
眾人心中大驚,隨后又是崇拜又是敬畏的看著太衍。
太衍最后看著楊幼真道:“你代貧道坐鎮宮中,但一應國事,需聽諸位臣工決斷,不得妄加干涉。”
楊幼真肅然拜道:“是,祖師。”
然后,太衍拂塵一擺,身形如煙淡去。
太衍走后,楊幼真轉身對著高應方等人道:“國事就勞煩諸位了,我在此為父守靈,若有什么難以處斷的,可以知會我一聲。”
高應方嘆息道:“那就幸苦殿下了。”
眾人一一拜別楊幼真,然后隨著高應方三人去前殿議事了。
皇帝雖然死了,但國政不能荒廢。
況且還要迎回先帝幼子,舉辦國喪,很多事情等著他們去做,不能一直耗在這里。如果因為給先帝守靈而荒廢國政,那可真的就是‘有負先帝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