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衍拂塵一擺,看著玄恒和楊幼真,臉色肅然道:“你們且記住,我道門弟子,如人間無天翻地覆之危,決不許以任何理由,染指朝廷之事。”
“若人間有道,你等只需懲惡揚善,宣講大道,教化生靈便可。”
“若人間無道,你們可以入世衛道,拯救蒼生,播太平于天下。”
“修道更要修心,想要長生久視,與天地同壽,就必然要忍受白云之上的清寂之苦。”
“正所謂‘紅塵熱鬧白云冷’,你若想得參上境,達追天道至理,深究宇宙無限。就更要堅守本心,無劫無塵。”
玄恒與楊幼真滿臉嚴肅,他們聽完之后,深深地拜道:“弟子謹記。
--
“稟祖師,二位真人,圣駕已至觀外,欲求見祖師。”一名道童走了進來,朝太衍說道。
玄恒與楊幼真對視一眼,然后將目光轉向了太衍。
太衍轉身走上了三清大殿的石階,淡淡道:“幼真代貧道去迎接陛下。”
楊幼真抱拳應道:“是,祖師。”
玄恒連忙跟在太衍身后,進入了三清大殿中。
---
善淵觀外甲士林立,帝王儀仗威武不俗,盡顯天家氣派。
金車玉輦之上,兩名年輕的寺人掀開珠簾,一只雪白玉嫩的纖手伸了出來。
立即便有兩名侍女上前,將那纖手搭在掌心,然后一名頭戴鳳冠,身披霞帔的華貴美婦從玉輦內走出,一個寺人連忙將一只木凳放在車駕前,兩名侍女一左一右攙扶著美婦走下了玉輦。
美婦下車之后,回身從車內抱出一個身穿兗服,頭戴冠冕的小男孩,這小男孩不是別人,正是隨國新的皇帝,楊乙。
而這美婦,正是昭容皇太后,劉君華。
楊乙腳踩在道觀的青石地面,手牽著劉君華的手,抬起頭朝劉君華問道:“母親,阿姐就在這里嗎?”
劉君華微微低頭,朝著楊乙笑道:“是。”
“參見太后、陛下。”正說著呢,楊幼真便從道觀中走了出來,她一身道袍,冰肌玉骨,面容清靜,見到劉君華和楊乙之后,連忙施了一禮。
“阿姐?”楊乙歡呼一聲,連忙脫開劉君華的手,朝著楊幼真跑了過去。
楊幼真平靜的面容再也無法維持,眼眶一紅,快步上前抱起了楊乙,“皇弟,阿姐好想你。”
楊乙抽了抽鼻子,把臉埋在楊幼真懷里,“阿姐,乙兒也好想你。”
劉君華看著兩姐弟,臉上露出了極其欣慰的笑容,“文宣,這幾年你過得很不好吧?”
楊幼真抹掉眼角的淚珠,看著劉君華道:“一開始是很不好,可是遇到祖師以后,每天都過得很開心,很自在,倒是母后您和阿弟受苦了。”
劉君華走上前去,伸出手摸著楊幼真的臉頰,“能盼到今天的好日子,受再多苦也值得,只可惜你其他的兄弟姐妹們,看不到這一天了。”
話一出口,劉君華和楊幼真雙雙落淚,好在楊幼真畢竟是修行中人,能夠隨時調整自己的情感。她朝劉君華笑道:“母后別傷心了,以后好日子還多著呢,祖師已經在大殿等您和阿弟了。”
劉君華聞言,連忙拭去眼淚笑道:“是,不能讓大賢良師久等。”
--
到了三清殿前,楊幼真將楊乙放了下來,楊乙戀戀不舍的從楊幼真懷里站到地上,他將手伸到劉君華手中,劉君華微微一笑,牽住了楊乙的小手。然后為楊乙整理儀表,收斂面上的表情,恭恭敬敬的隨著楊幼真朝三清大殿內走去。
三人進入三清殿中,只見到殿內仙光氤氳,青煙渺渺。三清神像面慈目善,陰陽分明。神壇坐下旌蓋鏇重,天音如織。
那神壇前坐著一人,站著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