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衍渾身一塵不染,道袍飄然靈秀,慢悠悠的走進了徽州省博物院。
但他并不是要去參觀文物寶貝,而是徑直朝博物院的樓頂走去。
“先生,您好,這上面是不開放的。”一位博物院的工作人員攔住了太衍,他見太衍穿著奇怪,臉上便略帶了一些警惕。
太衍朝他問道:“這上面莫非不是樓頂嗎?”
“是的,但是樓頂只有工作人員能去,其他人是禁止通行的。”工作人員非常禮貌的說道。
太衍點頭道:“好,我知道了。”
說完,太衍便轉身離開了,當然,這只是工作人員眼中的太衍轉身離去了。
而真正的太衍,早已從他身后進入通往樓頂的通道了。
太衍到了博物院樓頂,看到這上面安裝的各種機器,以及密布的通風管道,找了一處空曠的地方盤坐下來。
太衍伸出雙手,雙手成掌放在左右兩側,雙目微閉。
‘嗡’
太衍的雙手之上頓時亮起一道青色的靈光,這道青靈之光迅速擴大,轉眼間就覆蓋了整個博物院。
如果有一個修行人士此時路過博物院,他就會看到,整個博物院都被一片青光籠罩著,同時在青光之中,一道道文寶精氣被攝起,朝博物院的樓頂匯聚過去。
文寶精氣,是一件寶器或者出自名家筆下的墨寶,經歷了百年千年的傳承,不斷吸取人世間的靈氣所形成的精氣。
寶物有靈,為什么有靈?就是因為有了這股精氣。
譬如,王羲之的一卷墨寶,被歷代的書畫大家所瞻仰,收藏,膜拜,久而久之,這卷墨寶就會從這些大家的身上汲取‘靈’氣,這靈并非天地之中的靈氣,而是‘靈性’的靈。
這種靈氣匯聚在這些寶物之上,形成精氣之后,就會有一些奇特的效果。
而這種精氣,一般的修行之人幾乎用不到,只有專門修煉這種功法的人才有用。但是助益卻比直接從天地之間吸取靈氣修煉還要大,可是這種修煉功法,世上可以說是極少的。
太衍這次修煉的《太上洞神經》是一門廣納兼修的法門,既可以用天地間的靈氣修煉,也可以用文寶器物的精氣修煉,可謂是大道通途,來者不拒。
‘轟’
整個博物院的空氣一陣轟動,那籠罩在博物院上空的青氣盡數收斂,太衍渾身氣息鼓動,道袍獵獵飛揚。
他緩緩站起,手掐法訣收攝氣息,體內津元充斥,神意圓滿。
“練炁化神。”太衍一抖袍袖,負手而立,站在博物院樓頂看著整個徽州市區。
練炁化神,在道門中,便是已經打好了修煉的基礎,可以朝著大道探求了。所以這一階段,俗稱也叫做‘筑基’。
攝取文物寶貝身上的精氣,對這些文物本身并沒有影響,所以太衍才選擇這個修煉之法,以彌補天地間靈氣的不足。
雖說那個靈眼被堵塞,但每年仍然有那么一絲絲靈氣溢出,滋潤著這方天地。
可是這點靈氣讓華夏的修道之人都捉襟見肘,他要是再去用這些靈氣修煉,怕是那些修道人連湯都沒得喝了。
“既然目的已經達到,那便回去吧。”太衍抬步,腳下一縷云光乍現,已經練炁化神的他已經可以御物飛行了。
只是就在他剛要離開時,突然籠罩博物院的神念傳回了一個信息,讓他立即就停了下來。
“哦?”太衍雙腳落地,微微沉思片刻,然后身形一晃,化作一道清風不見了蹤跡。
-
王臻作為徽州省博物院的院長,平日里其實并不是很忙。一些重大事務,都有具體負責的副院長去安排,自己反倒輕松了很多。
不過不知道為什么,這兩天上面突然召開會議,召集全省的文物專家開會。作為國家一級考古專家,王臻自然也是要每天都去參會的。
會議的內容也很奇怪,將全省所有超過一千年年份的‘龍形’文物全部匯總,然后統一運往首都。
消息一出,幾乎在場所有的專家和博物館館長們都急了,認為這又是首都博物院的操作。
不管首都來的人怎么解釋,總之所有的專家和博物館負責人都拒絕這樣做。
王臻雖然很冷靜,一方面是因為徽州博物院并沒有龍形文物,一方面還是因為最近發生的那些事。
遠的不說,就說前兩天的首都真龍事件,到了他這一級別,知道的內情也不算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