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真人,可否讓這些小童排到最后,由我等先來。”鶴桐裳向四位仙人問道。
辰須真人不反對,其他三人也并無不可,于是一致通過。
“多謝四位真人。”鶴桐裳拱手一揖,然后回到原處,走過張道仁面前時,低聲說道:“仔細看著。”
說完,鶴桐裳站回了原位。
隨后,辰須真人從云床上站起,并走了下來。
他高聲說道:“今次論道,不同以往。凌霞山與玉眉山萬年爭斗,勝負將于今朝一見分曉。”
說完,他轉身朝樓泉真人和蓮說真人道:“勞煩二位真人做個公證。”
樓泉真人與蓮說真人各自點了點頭,然后同時揚手灑出一道仙光。
那兩道仙光一左一右,一東一西飛入空中。然后轟然一聲化作兩根玉柱,這兩根玉柱聳立虛空,化出一座道臺,瞬間占據著兩根玉柱之間數十里的虛空。
隨后,樓泉真人與蓮說真人駕云而起,飛上天空,分別落在連根玉柱上盤坐下來。
“那就開始吧。”辰須真人面對兩邊的弟子說了一聲。
兩邊弟子都無異議,然后一名玉眉山的長老緩步走了上來,對著兩旁弟子高聲道:“請凌霞山筑基期弟子葉弦,登臺論道。”
葉弦走了出來,對著四面抱拳行禮,然后凌空而起,飛入虛空中兩根玉柱之間的道臺中央。
那道臺雖在虛空中,但奇特的是,上下四方的人都可以清晰完整的看到場中的情況。
葉弦入場后,玉眉山長老又叫道:“請玉眉山筑基期弟子凌步凡,登臺論道。”
凌步凡從蒲團上站起,理了理衣衫,然后對著四面同道拱手一拜,也飛上了道臺。
當葉弦與凌步凡都進入道臺后,道臺四面一陣透明的波紋泛起,將整個道臺都封閉了起來。
當道臺封閉之后,道臺外面的人可以看到、聽到道臺里面的一切聲音、事物,但道臺里面的人則聽不到、看不到任何外面的聲音以及事物。
這是為了讓論道之人不受外物影響,也是防止外面有人以法力干涉論道結果。
“葉道友。”凌步凡拱手叫道。
葉弦面帶笑意,朝凌步凡拱手道:“這次論道,玉眉山是東主。所以應由你們出題,我們解題。”
兩家論道,規矩是東主出題,另一方解題。出題數沒有限制,一直出到對面解不出來,或者出題方無題可出為止。
凌步凡點了點頭,然后開口道:“這一題出自《玄虛游靈經》第三章,題目為:敖友。”
凌步凡出完題后,負手而立,不再發一言。閉目寧神,不再有動作。
葉弦凝神靜思,雙唇微抿,一縷青絲從耳旁垂落下來,她抬起素手輕輕撩至耳后。
下一刻,葉弦開口道:“丹府中營之道,循序不宜遠修,其猶光乎日月,而載乎列星,不名猶突奧也。上乎洞濔之野,下乎沉默之鄉,前乎窈冥之室,后乎澒洞之光。其下無地,其上無天。視焉無見,聽焉無聞。其外尤有潑潑之汜,其行一舉而千萬里。乃云窮觀,豈不陋哉?汗漫于九垓之上,豈不長哉。”
凌步凡陡然睜眼,目光射出兩道明亮的光芒,隨后抬頭朝道臺邊緣看去。
只見道臺邊緣有一石碑,這石碑非是他物,而是用來檢驗修士境界的明心石碑,各教都有此碑,乃是教主專門為門中弟子檢驗道行境界所煉制。
凌霞山與玉眉山論道,當然是要借一塊明心石碑來判定論道的結果。
只見石碑上先是閃過題目:敖友,隨后下方便出現了一排排葉弦給出的解答。
最后石碑上仙光一閃,凌步凡的題目和葉弦的解答被同時一起錄入石碑之中。東方天三教的每一塊明心石碑都是互通的,這道題目和解題的答案被錄入石碑之后,東方天各宗各派的弟子都可以參考觀摩。
而被錄入石碑,也代表葉弦解題完成,沒有錯誤。
凌步凡展顏一笑,對著葉弦說道:“恭喜。”
葉弦只是淡笑致意,此時在她的內心,已經沒什么好高興的了。
“請出題吧。”葉弦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