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仁說道:“而之所以大易真人身為玄仙也未察覺,是因為他們對五行之道修習不深的緣故。你體內五星俱缺,在他們眼中則會被當作是五行俱全,所以忽略了此節,故而找不到此病根由,束手無策。而你之所以會生來五星俱缺,我想,恐怕是由于你只是一縷靈慧轉世,所以才會五星俱缺。”
“原來如此!!”周幼楚大喜起身,上前握住張道仁的手說道:“多謝小友!即知根由,便可對癥而治!”
張道仁的手被周幼楚緊緊抓著,看著她興奮的樣子,他立馬潑了一盆冷水,“但是如今三教修煉之法,都不是走五行的路子。大都是陰陽之道演化,所以恐怕對你補足體內五行...沒有多大幫助。”
周幼楚聞言一怔,隨后默默的回到蒲團上坐了下來。
半晌之后,她一拍大腿,堅毅地道:“幾十年痛楚都忍了過來,還怕這功法的不足么?大不了我窮盡一生去鉆研五行之道,就算不能根治頑疾,也總要為后人鋪下一條大路。”
張道仁聽著她的話,眉頭微皺,最后一咬牙,說道:“其實,我這里有一篇經文,可能會對你的病有幫助,也對你補全五行有幫助。”
周幼楚聞言抬頭看著張道仁,隨后又盤坐改為跪坐在蒲團上,朝張道仁拱手道:“敢請賜教?”
張道仁略微有些猶豫地道:“只是此法乃祖師所傳...”
周幼楚微微有些失望,但很快便笑道:“無妨,此乃貴門秘傳,我能理解,小友能為我找出病根,已是感激不盡。”
張道仁滿臉的糾結和猶豫,但是沒有得到太衍的同意,他也不敢隨意外傳。
就在此時,閣樓外忽然吹進一陣清風,將張道仁的衣襟吹的獵獵作響、束發的那條玉帶高高揚起。
一個清朗溫和的聲音在閣樓中驀然響起:“貧道給你那些道經,并非什么秘傳。傳道世人,乃是每一個道門弟子的必行功德。道經既于人有用,你又怎可藏私?道取之于萬靈,當用之于蒼生,你忘了嗎?”
張道仁聽見這個聲音嚇了一跳,馬上撲通一聲就跪了下來,叩首便拜:“祖師!”
周幼楚聽著這個聲音也是激動的不行,她起身朝著空曠的閣樓稽首道:“晚輩周幼楚,拜見太衍道長。”
這時清風散去,太衍的聲音再也沒有出現,但張道仁卻說道:“弟子明白了,祖師!”
隨后,張道仁起身,朝著周幼楚道:“前輩,晚輩這就將那篇道經口誦于你。”
周幼楚連忙盤坐了回去,張道仁也盤坐在她面前,“此經名為《陰符經》,請前輩隨我誦念。”
周幼楚滿臉肅然的點了點頭。
這時張道仁收攝心神,正心念道:“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周幼楚接著復述了一遍,并用心銘記下來。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周幼楚再次跟著念了一遍,并且深深的記在了心中。
“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萬化定基。”
......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火生于木,禍發必克。奸生于國,時動必潰。知之修煉,謂之圣人。”
......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