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秉策馬在前,身后是五千名嚴陣以待的羽林軍士。
在他們對面,寬闊的官道之上擠滿了百姓,他們手無寸鐵,一個個跪在地上,攔住了車駕的去路。
耿秉手執馬鞭,高聲喝道:“爾等為何攔路?”
一名老農畏畏縮縮的走了出來,他朝耿秉及其身后的羽林軍看了一眼,然后問道:“請問...是太守大人的車駕嗎?”
老農身后又走出一個年輕人,他站在老農身邊道:“我們聽說太守正在句容巡視,很快就要來我們這里。”
耿秉皺眉道:“這不是太守的車駕,快快讓開吧。”
老農聞言,連忙說道:“那這位大人的官比縣令大嗎?”
耿秉一怔,暗道這些百姓敢攔路,就是不知大真人的威嚴,于是他點頭道:“不錯,縣令見了都要磕頭,你們還不快快讓開。”
老農大喜,連忙跪了下來,高聲呼道:“草民徐晉恭迎大人。”
隨著老農徐晉高聲一拜,身后的那些百姓也都紛紛跪下來高呼:“恭迎大人。”
耿秉臉色微變,看著他們喝道:“你們意欲何為?還不快快讓開。”
徐晉朝耿秉道:“這位將軍,我等有民情要向這位大人稟奏。”
耿秉一臉疑惑道:“有民情為何不找縣令稟報?”
徐晉說道:“縣令不理民情,我等實在無路可找,正好聽說太守大人要來秣陵巡視,所以就在路上盯著,沒想到卻等來了這位大人的車駕。”
耿秉一揮鞭,說道:“你們要見的是太守,可你們見過哪位太守出游是有羽林軍護衛的?”
百姓們愣了愣,隨后只聽徐晉道:“莫非是哪位公卿么?”
耿秉道:“你們快快讓開,有什么民情去找縣令處置。”
“不讓,我們要見這位大人。”徐晉伸著雙臂說道。
耿秉眉頭一挑,手中長鞭指著徐晉道:“你真的不讓?”
徐晉看著耿秉沉下來的臉色,心中有了一絲畏懼,但他依舊還堅持著道:“不...不讓。”
耿秉手一抬,身后的一隊羽林軍立刻舉起了手中的‘擘張弩’瞄準了徐晉。
徐晉身后的百姓們看到這一幕,紛紛嚇得起身朝后退去。
而徐晉的兒子則飛快沖了上來,護在徐晉身前道:“庶民無罪,為何如此?”
耿秉道:“我們護送的這位大人要去吳郡赴任,時間緊迫,你們若是再不讓路,便以路盜處置。”
就在此時,桓恕騎著馬也來到了車隊的前方。
他連忙攔住耿秉,然后讓那些羽林軍收起擘張弩。
最后,桓恕騎在馬上朝前方的百姓們道:“你們為什么要攔阻車駕?”
徐晉見桓恕阻止了耿秉,心中以為他也是個大官,于是說道:“我們想請大人為我們做主。”
桓恕問道:“做什么主?”
徐晉說道:“我們秣陵縣一冬未雪,入春之后又三春不雨。導致土地干旱,播種下去一粒未出。我們想讓縣令準許我們求雨,可縣令一直未準,這眼看就要立夏,播種的大好時機已過,若是再不能播種下地,恐怕今年就要鬧饑荒了。”
桓恕游俠出身,沒有做過農事,所以對這些不太理解,他聽到徐晉的話以后,疑惑地道:“既然要求雨,那你們求雨就是了,為什么還要縣令準許呢?”
徐晉微微一愣,看著桓恕道:“大人莫非不知道么?”
“知道什么?”桓恕也愣愣地道。
徐晉有些誘惑,但還是說道:“若無朝廷準許,民間不得私自求雨、立廟、拜天。”
聽徐晉一說,桓恕明白了。天子,就是天的兒子。所以祭天的大禮,只有皇帝才能做,官員、百姓是不能私自祭天的。
私自祭天,是僭越、造逆的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