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那不是太一觀得桓恕道長嘛?”
“是他。”
“真的是桓恕道長。”
周圍的百姓看到桓恕之后,馬上認了出來,然后紛紛走上前來行禮。
“桓恕道長好。”
“拜見桓恕道長。”
“桓恕道長...”
桓恕看著周圍向自己打招呼的百姓,也拱手回禮。
就這樣一路到了山下,山下驛站的小吏走過來問道:“大人,要備馬車嗎?”
婁仿看向了桓恕,桓恕搖頭道:“牽兩匹馬來。”
婁仿也說道:“不要馬車,備兩匹好馬就是。”
“喏。”
桓恕與婁仿騎馬回到太一觀,發現這里早就人來人往,太一觀內已是香火鼎盛。
桓恕翻身下馬,走到太一觀觀門前,朝路邊巡邏的一名兵士問道:“是大真人在接待香客嗎?”
看著一個又一個百姓、一群又一群百姓進入太一觀,然后焚香拜神之后又走了出來,這一切是如此的井然有序。
而自己不在觀中,那只能是太衍親自出來接待香客了。
但兵士得回答卻又讓桓恕吃了一驚,“大真人并未現身,是另有其人。”
“另有其人?”桓恕滿臉疑惑,這太一觀除了自己和太衍之外,還有別人嗎?
桓恕領著婁仿進入觀中,進了觀門,穿過照壁與荷花池走廊,便來到了太清殿外面。
他放眼一望,只見太清殿外正有七八人,端端正正得站在殿門前,手中舉著清香,在一個小小身影的帶領下恭敬的走進大殿。
當桓恕來到太清殿外時,那七八個人又從大殿內走了出來。
他們滿臉恭敬,手中的清香已經不見了,很明顯是拜過神了。
桓恕好奇的走入大殿,一眼就看到了殿內那個小小的身影。
“你是何人?”桓恕朝那個身影問道。
那個身影轉過身來,桓恕頓時驚愕,因為眼前這個人,竟然是個靈秀可愛的十多歲小孩子。
小孩看著桓恕,上下打量片刻,開口道:“你就是太一觀的觀主,桓恕道長嗎?”
桓恕上前笑道:“正是,你是?”
小孩微微拱手一禮,說道:“我叫方廷,和祖父一起來拜見道長的,只是道長不在,祖父便回去了。我很喜歡這里,所以就留了下來。剛剛來了許多人,他們說要拜神。可是無人指引,顯得混亂無章。我看不過,就給他們指點了一些敬神的禮儀。”
“哦?”桓恕大為驚訝,朝方廷道:“你還會這些?”
方廷說道:“這有何難?《尚書》《周禮》都有教啊。”
這時建造官婁仿笑著說道:“這位是方翁的長孫,他父親方淮師從吳郡大儒棲山先生。”
桓恕聞言恍然道:“原來是家學淵源,好,好。”
此時的桓恕再看方廷,雖然只有十歲左右,卻站得直,立得穩。面容靈秀,俊眉如劍,清眸如星。
而且他雙目靈動之間,泛出點點神芒,端的是個好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