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間的庚金之氣迅速凝結,摩訶揭諦駭然的發現這些庚金之氣已經達到了萬物凝一的地步。
“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若能誦是般若波羅蜜多明句,是即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爾時世尊....”摩訶揭諦雙手合十,口中高頌經咒。
而此時那些庚金之氣已經從摩訶揭諦的周身凝結,下一刻,摩訶揭諦雙掌朝前一拍。
‘咚’
仿若天地一聲悶響,摩訶揭諦雙掌霎那間被震得粉碎。
如果困住摩訶揭諦的是一座鐵籠,那不管這鐵籠多厚,摩訶揭諦都能一掌粉碎。
但若是整片天地,或者說摩訶揭諦周身三寸以外的一切都是金鐵呢?
摩訶揭諦臉色極其沉重,他看著被震碎的雙手,口中大喝一聲:“唵、嘛、呢、叭、咪、吽。”
六字箴言一經發動,摩訶揭諦周身金光大放。
而整片天地的庚金之氣也變得無比尖銳起來,隨后在一陣轟鳴聲中,無窮無盡的庚金之氣瞬間落下,將摩訶揭諦肉身撕裂、粉碎。
只有一道金光,護著摩訶揭諦的金身飛出了五行陣。
摩訶揭諦金身飛出大陣,鐘無艷見了并未追趕,只是在陣中說道:“時機未至,你縱然入陣,也難尋破陣之法。”
摩訶揭諦金身落在云頭,幻化出摩訶揭諦的模樣,只見他對著鐘無艷道:“我佛門入中土,這是天道大勢,你縱然阻我一時,難道能阻我一世嗎?”
鐘無艷道:“阻你一時也是阻。”
摩訶揭諦合十念道:“阿彌陀佛。”
然后金身卷起五萬比丘,朝著敦煌飛去。
摩訶揭諦帶著五萬比丘來到敦煌,落到敦煌城外的鳴沙山上。
然后摩訶揭諦對著五萬比丘道:“貧僧肉身毀于大陣之中,當要轉世重修,凝塑法體。”
一名比丘道:“上師此去,何時回歸?”
摩訶揭諦道:“中土大亂之時,便是我歸來傳道之日。”
比丘說道:“弟子當在敦煌,靜候上師法身歸來。”
摩訶揭諦點點頭,說道:“善。”
說完,摩訶揭諦滿目慈悲,合十唱道:“南無阿彌陀佛。”
唱完后,摩訶揭諦金身化作一道璀璨的金光,飛向了西域未知的方向。
而那五萬比丘,在摩訶揭諦離去的那一刻,紛紛盤坐在鳴沙山上,隨后整個鳴沙山徹底響起一陣陣頌念佛經的聲音。
隨著五萬比丘不停的頌念佛經,整個鳴沙山上驟然風沙莽莽,塵土飛揚。
到了第二天,當敦煌城的百姓們因為好奇昨晚的聲音,從而走出敦煌城來到鳴沙山上時,卻發現鳴沙山比以往高出了十多丈。
隨著鐘無艷將佛門阻擋在河西走廊之外,中土玄門的布局也在加快。
玄門與佛門不同,玄門大部分仙神都有天庭的正神之位,所以與其派人下界傳道,還不如直接輔助天庭在中土立足。
所以天庭開始在人間四處安置神靈,敕封大小諸神,也就是為此。
但盡管速度已足夠快,但天庭在人間的布置卻不是你想就能做到的。
不說其他,如胡晏這般的妖怪,整個天下又能有多少呢?
所以看似玄門掌握了先機,其實這也是無奈的做法,依靠天庭的體系直接傳播玄門大道。
再說了,道門的修士一個個淡泊無為,你讓他們下界傳道,肯定沒有佛門弟子積極。
對于道門修士來說,修煉是第一位的,傳道是第二位的。
你愛信就信,不信就滾,哪有那么多的廢話,難道我還求著你入我道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