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方嬌離去時,轉頭對男子問道:“對了,你叫什么名字?”
男子說道:“在下姓梁,名鴻,字伯鸞,多謝先生收留。”
“嗯,好。”方嬌點了點頭,然后便轉身離開了。
...
時間一晃,又是七年過去了。
永平七年春天的雒陽正是百花盛開,百川爭流的美麗時節。
就連夜晚的熏風,都帶著一絲絲清恬的花香。
皇帝劉莊白天忙碌了一天,已經十分疲乏,于是便夜宿南宮之中。
是夜,劉莊在南宮里面做了一個奇妙的夢。
在夢里,劉莊正在上朝議政,忽然一個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之上飛繞。
但這個夢做了并不久,劉莊便被一陣風給吹醒了。
醒來之后的劉莊回憶著那個夢,然后問道:“現在是什么時辰了。”
守在御榻旁的宦官說道:“回陛下,快三更了。”
劉莊點了點頭,將那個夢牢牢記住,然后又躺下來睡了過去。
翌日朝會之時,劉莊向群臣說起了昨晚做的那個夢。
群臣們聽了也有些迷茫不知所然,只有太學博士傅毅站出來說道:“陛下,臣知那金人的來歷。”
“哦?”劉莊眼睛一亮,朝傅毅道:“愛卿快快講來。”
傅毅稟奏道:“西方有神,稱為佛,典籍中對佛的描述,就像陛下您夢到的那樣。”
劉莊聞言大喜,“佛?西方有神,名曰‘佛’?”
說到這里,劉莊立刻下了決心,“這一定是佛對朕的指示,是西方的神給朕托夢!朕要派人到西方去請佛來中土!”
群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覺得這并不是什么大事,于是紛紛說道:“陛下圣明,自有神靈垂青。”
數日之后,劉莊下詔,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佛法。
永平八年,蔡、秦等人離開雒陽,踏上西行之途。
歷經萬里,終于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遇到身毒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見到了佛經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于是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土弘法布教。
有大漢的使者相邀,縱然鐘無艷的五行陣再厲害,也無法攔住攝摩騰和竺法蘭。
就這樣,又在兩年之后,攝摩騰與竺法蘭用白馬馱著佛經,一起隨著大漢使者回到了雒陽。
劉莊見到了攝摩騰、竺法蘭兩位高僧,并在之后的數日內聆聽兩位高僧**,并見到了佛經與佛像,果然與夢中的金人毫無二致。
劉莊大為興奮,在兩位高僧**完畢之后,并敕令在雒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取名為“白馬寺”。
就這樣,這個迥異于中土文明的文化,第一次以完整的形態進入中土,并且將在此后的數百年內迅速興盛并融入華夏文明之中。
而白馬寺,也就成了第一座佇立在華夏大地之上的佛寺。
對于這一切,玉常宮的三位護國真人看在眼中,但卻無能為力。
皇帝是天子,天子之意,不是他們能夠改變的。
只要大漢天子一天沒有失去民心,一天沒有失去天道認可,他們就無法違抗天子的詔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