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神妖佛在這一刻同時平靜了下來,但是人間卻開始喧囂熱鬧起來。
漢末亂世,諸侯攻伐,掠土殺民,恍若又回到了四百年前的秦末一般。
但此刻比起秦末,更是人才輩出,戰爭規模與時間也比秦末亂世更大、更久。
太衍正在洛水河畔的山中隱居,他朝撫金霞,夜觀星斗,過得好不愜意。
這一日,太衍正坐在山間小屋中看書。
忽然外間響起一個清脆空靈的聲音,只聽這個聲音如黃鶯清啼一般說道:“是真君隱居在此嗎?”
太衍放下手中竹簡,朝屋外道:“進來吧。”
說完,太衍起身盤坐在竹榻之上。
很快,一陣輕靈的腳步聲響起,隨后小屋的竹簾被輕輕掀開。
太衍目光一掃,只見來人是一名貌若天仙的女子。
她頭上戴著金絲靈珠釵,綰著青鳥飛天髻。雪白玉潤的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衣裙邊系著豆綠宮條、雙衡比目清和佩。身上穿著翠玉九霞衣,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飛虹衫。下身穿
著翡翠百褶縐裙,一雙鳳目微挑,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高挑。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太衍看著此女,面露微笑道:“你怎么知道貧道在這里?”
女子上前,緩緩跪拜在地,言道:“回真君,我亦隱居在此,已有一百多年。”
“哦?”太衍看著女子點了點頭。
女子又道:“前日里,侍婢看見有一道人,仙風道骨,眉宇生華,我再細問容貌便知是真君在此。”
太衍笑道:“你只見過我陳景文的面容,又如何見過我現在的面容呢?”
女子道:“宮中有一幅畫,是光武皇帝親手所繪‘太衍真君圖’,我曾有幸一睹。”
太衍點點頭,道:“原來如此,你今來尋我,是有什么心愿未了嗎?”
女子拜道:“我本畫中人,無父無母,無親無故。是夫君給了我形容材貌,又得真君賜我血肉骨髓。夫君是我摯愛之人,真君有如我至親父母。如今夫君已經仙逝百多年,我在世上
再無一人至親。從此愿跟隨真君,端茶遞水,朝夕侍奉。”
原來此女便是兩百年前,點化的畫中仙子‘葉蓁’。
太衍聞言,輕聲道:“你便不怨我嗎?你本是畫中之人,我卻點化你入世體驗人間的悲歡離合,身不由己。”
葉蓁抬頭道:“不怨,我只待真君如父母,還望真君不棄。”
太衍點點頭,然后取出一道敕令,遞給葉蓁道:“太一觀有上清殿童子之位,合該歸你。你持此敕令,前往太一觀拜桓恕為師,我教他傳你修行之法。”
葉蓁聞言,立刻起身上前接過敕令,然后看著太衍道:“多謝真君。”
“嗯,去吧。”太衍揮袖說道。
葉蓁轉身,正欲離去,忽然又轉過頭來,看著太衍道:“真君,我拜桓恕觀主為師后,還可以回來侍奉真君左右嗎?”
說完,不等太衍回話,葉蓁便道:“我視真君如父母,心念至純,別無他意。”
太衍笑道:“且先去太一觀好生修煉,待修煉有成,再來貧道身邊修行不遲。”
葉蓁聞言,雖然有些失望,但至少太衍沒有肯定的拒絕,于是便拜道:“多謝真君,葉蓁去了。”
...
話說正值天下大亂,莫辭不想參與其中,更不想擾亂歷史線,于是便帶著莫小喵四處尋走,最后終于來到了零陵郡九嶷山中。
九嶷山,又名蒼梧山。
縱橫兩千余里,南接羅浮山,北連衡岳。這里峰巒疊峙,深邃幽奇,百丈以上高峰就有九十多處。
其風光獨特,溶洞奇異,如仙人居所,令人神往。
且歷代有名,《史記·五帝本紀》:“舜南巡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
莫辭正是見此地有仙靈毓秀,故而準備隱居在此。
但莫小喵卻有些不樂意,在莫辭建造的山嶺木屋之內,莫小喵百無聊賴地趴在木質地板上道:“下山去玩嘛,小辭姐姐。”
莫辭坐在那里,手中拿著一路從各地買來的古籍,聞言搖頭道:“如今正是亂世,最好不要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