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西面的都江邊上,坐落著一排排人工建造的竹廬。
紅葉從最中央的一間竹廬里走了出來,她今日要去參加蜀山派的開山大典。
這整片江岸足足搭建了一萬多座竹屋,有些甚至還是茅草搭的棚子。
短短十數日間,都江岸邊就恍若多出了一個小型的城鎮。
紅葉走在濕潤的泥地上,目光看著兩側忙碌的那些信眾們,前日里她問過這些信眾,可有要回家的。
但沒人回去,既然跟著紅葉來了蜀中,那這條路就要走到底。
她走到一處擺滿了各種木料的空地上,這里圍著二十多個信徒,正對著眼前一堆木料指指點點。
見到紅葉來了,一群人連忙行禮道:“參見上人。”
紅葉點點頭,隨即指著那些木料問道:“這些準備做什么?”
一名中年男子上前,拿出一張圖紙笑道:“上人請看。”
紅葉朝他手中看去,只見上面畫著一幅類似木車的東西。
中年男子說道:“弟子早些年學過些許墨家的本事,故而對這些奇淫巧技頗有研究。”
紅葉指著圖紙上的木車道:“這是木車嗎?”
中年男子說道:“是常見的獨輪車。”
紅葉仔細看了看,道:“有些不一樣。”
中年男子道:“確是不一樣,弟子將其修改了一些。”
說著,中年男子指著畫上的獨輪車道:“原來的車子只有一個獨輪,推起東西來需要掌握平衡,所以對人的精神體力消耗比較大。而且這車有兩根豎木,雖說是用來撐住地面以供歇息,但增加了車子的重量,也極不方便。”
于是中年男子指著畫上獨輪車下面的那個大輪兩側,道:“所以我就在這大輪的后側,多加了兩個小輪。以尖角排列,這樣就可以去掉那兩根豎木。而且推起來不僅人人都能掌握,對于平衡的要求也大大降低,并且還減少了整個車子的重量。在江面上搭橋運沙運泥,也方便了不少。”
紅葉聽了,連連點頭,“墨家學說果然與眾不同,頗多奇思妙想。”
中年人聽了面帶笑容,他身邊的那些人也跟著一起笑了起來。
紅葉問道:“你叫什么名字?”
中年人答道:“弟子姓齊,名物。”
“齊物?”紅葉笑道:“很好,這名字很好。”
說罷,她又看著周圍二十多名信眾道:“你們想必都是度過墨家學說的吧?”
但有的人點頭,有的人搖頭,齊物解釋道:“上人,他們有的是和弟子一樣,學過墨家學術,有的是學了魯班技藝,我兩家都有相通之處,故而在一起商議。”
紅葉贊許地道:“甚好,從現在開始,設立‘墨工坊’,命你為墨工坊執事,帶領大家專司負責制造工具器械。”
齊物聞言,立刻興奮昂揚地抱拳應聲道:“弟子遵命!”
紅葉又囑咐了齊物幾句,然后便轉身朝下下一處地點走去。
她逐漸發現,自從這幾日在這里安頓下來之后,這三萬信眾便各自聚成了小勢力。
但不同于那種相互對抗的勢力,紅葉手下的這些小勢力都是因為各自的愛好、學術相互聚集到一起的。
盡管這三萬人里面,有數百個小勢力,但都是統一在‘道門弟子’這個前提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