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佛、道開始合流,但兩家的爭端和矛盾并不會消失,甚至會越來越多。
只是以后兩家發生的爭端與矛盾,不會擴大演變為兩家全面的爭斗罷了。
合流在繼續,但分歧與爭斗也在繼續,矛盾與爭斗是永恒的,這并不會因為任何主觀、客觀原因而改變。
而在從此以后,佛門也開始重點培養華夏中土的弟子。
不再重點培養天竺和西域的弟子,釋迦牟尼發現,漢傳佛教比這兩個地方的佛教思想更要接近佛門的真義。
在此后的歲月中,不斷有佛門諸佛、諸圣、菩薩在南北方佛門寺廟中顯化法身。
而道門的大仙、大神們也開始在南北道門的道觀里顯圣。
佛門、道門在這個時代,正式奠定了此后一千多年的主要教派格局。
...
都江邊上的那個小營地,已經變成了一個小鎮。
現在這個小鎮上生活著四萬多人,比當年的三萬人還多了一萬人。
但是當年的三萬信眾,如今還活著的只有兩萬人了。
其中有接近一半的人已經逝去,有數百人在修繕都江堰的過程中遇難。
剩下的大部分人,逐漸在這里定居下來。
他們結婚生子,繁衍生息,慢慢的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不過這個小鎮的主要結構依舊沒有改變,墨工坊、神農坊、庖廚坊依然存在,甚至還新增了方圓閣、育賢坊。
紅葉穿著一身布衣,身上沾滿了泥土,外表再也看不出一絲一毫的仙氣。
幾十年過去,唯一沒有改變的,只有她的容顏。
紅葉拿著一張都江堰的圖紙,站在江水邊沉思著。
身后一群小孩在玩鬧打跳,紅葉被身后的嬉笑聲驚醒,她轉過身去,朝那些小孩們道:“去鎮子里玩,這里危險。”
小孩子們對紅葉十分敬仰,因為整個小鎮的人都對紅葉無比敬仰。
他們經常說紅葉是神仙,是天上來的人。
所以紅葉在這個鎮子里、甚至是整個成都的地位和威望,遠遠超出任何人。
她就是神仙,是圣賢,無論是鎮子里的信眾,還是成都的百姓,都深信不疑。
這一切都來源于紅葉的功績,她帶領三萬信眾,歷經三四十年,將整個都江堰修繕一新。
在這三四十年里,整個成都平原沒有發過一次洪水。
這三四十年里,可以說是再一次達到了‘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程度。
但面對成都百姓們的贊譽,紅葉并不認為自己有什么功勞。
“都江堰是李冰父子修建的,我只不過是繼前人之事罷了。”紅葉如此對百姓們說道。
并且紅葉還命育賢閣的那些儒士信眾們,用繪畫的方式將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事跡畫了出來,并廣為傳播。
紅葉不敢貪天之功,這都江堰是李冰父子帶領成都百姓修建的。
前人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后人不過是繼承他們的遺惠,并加以完善,怎么能說這功勞完全就是自己的呢。
況且修繕都江堰死了數百名信眾,那些人難道不是真正應該緬懷與頌揚的嗎?
起初紅葉來到都江堰,是要修繕堰體,做成這一樁大功德的事情。
可是這三四十年一路過來,她發現大功德自己已經不在乎了,能夠惠及萬姓,普濟生靈,這是一個修士對天地最大的回饋。
紅葉目光盯著滔滔不絕的江水出神,這時身后忽然走來一名老者。
老者來到紅葉身后,輕聲道:“上人。”
紅葉回過神來,轉身看著老者,笑道:“齊物執事,什么事?”
原來老者便是墨工坊的執事齊物,當年他還是一個青蔥的少年,這一轉眼就已經滿頭白發了,而紅葉還依舊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