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半年過去,新入宗的千余名弟子的基礎課程終于結束了進程,宗門也傳下消息說要進行琴棋書畫四藝的比拼。
這是合歡宗一直有的規矩,為的就是讓這些還未不算真正入道的弟子在他們的道途伊始就繃著心神不要松懈,更要知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女弟子可報名參加琴棋書畫四種比賽中的一項或多項,但是不能不參加純當看客,男弟子則是劍棋書畫四項,同樣也是至少報名一項。
自然大比中出類拔萃者會得到一定的獎勵,如第一名可得到與所比才藝相應的上品法器,第二名則是兩百塊靈石和三瓶聚靈丸,第三名為一百塊靈石,至于第四到第十名也有數量不等靈石獎勵。
姜妙蕪也了解,長生界中法器雖為修士所用武器的統稱,但品階亦有詳細劃分,從低到高分別為:法器、寶器、靈器、法寶、靈寶、道器,聽說道器之上還有更高品階的,但像長生界這般天道殘缺的小世界已然見不到了。自然,每一階也如靈石一般分極品、上品、中品、下品幾個品階。
這上品法器若是在市面上可是值近千塊靈石的,那些具有罕見功能的更是能賣到千余。
姜妙蕪想到自己一個月才能從管事殿里領到的三塊靈石,一點都不羞恥的動了心。
她要報名!
想起在課堂上時郭昭師叔說她的琴聲之中獨有一絲靈韻,雖然懷疑是因為天生媚骨的存在,但這也是她的優勢不是?
姜妙蕪眼疾手快的報了琴技的比拼,想了想又報了棋藝。反正報名不花費靈石,試試唄又不會少塊肉。至于考驗對古籍典藏理解的“書”之一技和考究繪畫的“畫”之一技她是不想了,就算報名了也是上臺出糗······
她對自己的棋藝還有一點自信,雖然是從入宗才學習的,但自認為理解力還算不錯,說不定那天發揮好得了個第十名呢!
大比在半個月后舉行,在這半個月里外門弟子們明顯都沉寂起來,一個個深入淺出自己尋了個僻靜處練習呢。
姜妙蕪也給自己制定了一個作戰計劃,名為“保一爭二”!即全力沖擊琴技比賽,努力之余練一下棋藝。
眼前倒是有一個現成的練習場地,那就是沉魚峰百蝶園中,左右沒有什么閑雜人,那位負責看顧靈蝶的師姐也是隔個幾天來上一次,并不會有人打擾。
當時在課堂上所彈奏的《相思曲》是他們所學的較為簡單的一首曲子,姜妙蕪翻閱琴譜思量著在場上要彈什么呢?
“這《猶憐笑》倒是纏綿悱惻好聽極了,只是也是較為簡單的譜子,怕是大比上選擇此曲的人不在少數。”
“我既然抱著爭奪名次的念頭去的,就不能選這一首。”
“這《后庭花》是有些難度,不過頗有些靡靡之音的意味在里面,大庭廣眾的彈奏此曲是不是不太好啊。”
她又往后翻了幾頁,“這首《牡丹亭》倒是不錯,古韻悠然意境深遠,也有一定的難度。”且姜妙蕪對于此曲有一定的基礎,當時上琴課的時候她由于被郭昭師叔格外“關照”所以私下苦練琴技,后來熟練了也拿過這一首曲子練過手。
姜妙蕪看了看琴譜最后的兩頁,其一為《鳳求凰》,其二為《臥龍吟》,這是眾所周知最難的兩首,聽說有些凡俗間苦練數年的琴師都不一定能成功彈出呢。
自然,這并不是說修仙者們不能按照譜子上的曲調彈奏出來,畢竟修士雙手的靈活程度不是凡人能比的。
可對于修士來說“成曲”只是第一步,“意境”才是他們真正追求的。琴道一途中有蘊靈、蘊意兩個境界,前者掌握了即能使用琴曲進行攻擊,而后者即悟出“琴意”來,這是與劍意一般的存在,威力雖非凡但即便是金丹真人也未必能掌握。
這······到底要不要拼一拼呢?
待四藝比賽報名結束,在這一屆千余名弟子中足有近五百名弟子報了琴技比賽,兩百余名弟子報了棋藝比賽。
同時琴技比賽流程也向外公布,比試一共分三輪,一輪是擂臺賽,三十位弟子為一擂,從中選出三位展示最佳者;二輪為半決賽,從勝出的弟子中選出十位爭奪前三;第三輪為決賽,十名弟子爭奪前三并且直接確定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