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誰曾想居然能看到雞蛋。
“徐敏芝哪兒來的雞蛋啊?”
進造灶房幫忙的兩個男知青看到了雞蛋,也不由得眼前放光。
“這不是雞蛋,這是鴨蛋,你沒看見比雞蛋的個頭大,我剛才收完白菜,看到有村民到旁邊的蘆葦蕩去,我就跟著過去,原來蘆葦蕩里有一些野鴨,時不時能撿到一些野鴨蛋,這不是我碰巧撿到了三個,所以就帶回來。
今天晚上給大家改善生活,晚上做鴨蛋餅。
也算是犒勞大家最近的勞累。”
徐敏芝的聲音很大,特意從窗外悄悄地喵了一眼江小小和顧杰他們兩個窯洞。
她就是故意讓他們聽到,不和大家一塊兒搭伙吃,這些好處可就沒有。
張秀梅不由得捂嘴笑了笑,他們墻角放著兩個不起眼兒的小罐子。
那里面放的可全都是鴨蛋,而且腌的是咸鴨蛋,今天下午他們可沒閑著,這蘆葦蕩里的野鴨蛋,他們回來的時候吳大奎無意中說漏嘴。
當然是無意還是故意,誰也不是看不出來。
可是他們得了好。
江小小帶著他們三個人直接沖進蘆葦蕩,他們幾乎是掃蕩一遍,背回來兩背簍的鴨蛋,于是顧杰他們又去老鄉家弄回來兩個壇子。
雖然是這兩個壇子小了一點兒,可是腌咸鴨蛋那是足夠的。
江小小說了,等再過一個月,這咸鴨蛋可就能吃。
他們今天的晚飯那可是炒鴨蛋。
誰能想到江小小箱子里居然能拿出來一瓶油?
連張秀梅都懷疑江小小是什么家庭出身?
怎么來下鄉的知青什么東西都帶過來?
這一瓶子油就是城里買也得花油票。
而且還是一家人兩個月的開銷。
江小小來之前當然是做了萬全準備的,臨走的時候可把后媽那一瓶剛打回來的油,全都封了口裝進自己箱子里帶回來。
這鄉下吃油根本沒有個來路。
只有開春的時候種下去菜籽,等到收獲菜籽的時候才會壓榨菜籽油,村里村民一家一戶一年只有半斤油。
你想一想,這半斤油怎么吃?
人們是怎么使用這半斤油的?
每家都有一個筷子上栓著棉布的刷子,每一次炒菜之前,就用這刷子蘸點兒油,然后在鍋里刷一遍。
這樣就可以直接炒菜,實際上一點兒油腥都看不到,就這樣半斤油還堅持不到年底。
他們來的時候,早就過了這個季,村里根本一滴油都沒有。
起碼七八個月之內,他們別想見到一滴油。
江小小可沒準備讓自己受罪。
既然大家搭伙做飯,她也不能太小氣,于是這瓶油就算是貢獻的出來,好在他們是四個人。
玉米面糊糊就著炒的香噴噴的鴨蛋,這一頓晚飯吃的四個人都是心滿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