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順和劉大毛兩個人滿臉不忿回到他們的窯洞里,他們這個窯洞除了王三順和劉大毛以外,還有兩個人是趙杰和曹文杰。
四個人其實應該算是臭味相投。
他們下鄉來當知青,那是家里被逼的沒法子,實際上四個人在家里那是游手好閑,按年齡來說,他們是知青點年齡夠大的。
最低的都已經23,最長的那個已經二十七八,在城里這么大年齡來當知青的人可不多。
基本上這么大年齡的在廠里該接替父親工作,或者能找個干的,當然不愿意下鄉當知青。
但凡下鄉的,要不就是年齡小,家里子女多,輪也得輪著,要不然就是那種游手好閑沒工作的,總不能留在家里吃閑飯,街道硬逼著下鄉。
他們四個就屬于游手好閑那一種,成天在街上偷雞摸狗,反正不干好事兒。
來了知青點,一共才來了半個月,結果就在工地上受了半個月的苦,好不容易把工地上的工作熬完,工地的苦還不算苦,最起碼他們磨磨洋工,偷偷懶。
混上兩頓飽飯,食堂里最起碼管飽。
苦也就不算苦。
問題是工地活兒一結束,結果他們這邊兒沒飯吃。
糧食就給了那么一點點,哪里夠吃啊。
知青點兒大食堂里的飯菜,那可是都定點兒定量的,想多吃一點兒都不成。
四個人坐在炕上,摸了摸兜只摸出來個煙屁股,在這里連煙都抽不起了。
因為沒有買煙的地方,要去縣城,他們還沒機會去。
“他奶奶的,這樣的日子,那可不行。”
王三順先不干了。
其他三個男知青嘆了口氣。
“那不行,怎么辦?”
“我踅摸了一下,他們居然在廚房里曬了不少臘肉和臘腸。要不然這樣,咱們晚上出動一下,弄點兒回來嘗一嘗。弄完了以后,咱們直接上后山,在山上把它烤了,吃完了再回來。
他們吃的肚子溜圓,怎么著還不讓咱們沾點?光想不讓咱們沾光,也得看咱們肯不肯,咱們兄弟幾個,憑咱們的本事,要是吃不飽喝不足都對不起咱們。”
王三順早就不甘心了。
名義上叫知青,實際上他們也就是社會上的混混。
曹文杰有點兒擔心,“咱們剛來沒多久,你沒看見那顧杰劉斌幾個人都是厲害著呢,萬一被逮住怎么辦?”
王三順撇了撇嘴,斜眼瞪一眼曹文杰,
“你看看你那個膽子。逮住就逮住!他們能把咱們怎么樣?難不成還能把咱們吃了?反正逮住等他把咱們交的生產隊長那里,咱們就咬死不承認。
反正沒證據,他們還能把咱們怎么樣?撐死膽兒大的餓死膽兒小的,你們想不想吃肉?想吃肉哥兒幾個今天晚上就干一票。要是實在膽小,我也不強求,那我就自己去。”
這王三順就是個混不吝的,而且一點兒都不帶,害怕膽大包天。
其余三個男知青都想了一想,今天聞到對面兒廚房里飄出來的肉香味兒,他們可是饞了半天,這會兒躺在炕上都有點兒饑腸轆轆,三個人鯉魚打挺坐起身。
“行,咱們干一票就干一票。撐死膽兒大的,餓死膽兒小的,反正今天說成什么也得讓我嘗嘗肉。”
四個人把手握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