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她唯一能做的事情,又悄悄的出了地窖,把地窖上面蓋的嚴嚴實實。
等到回到屋里,董翠花那邊沒回來,江小小就陪著兩個小朋友在那里說故事。
有點兒后悔自己空間里沒有這種兒童讀物。
兩個小屁孩兒聽著姑姑說的故事,簡直成了兩個小粉絲。
整天圍著姑姑屁股后面打轉。
趕中午的時候,董翠花才帶回來一大包棉花,足足有七八斤,是董翠花的大哥董大山給送來的。
人家董大山看到江小小都不知道說啥,憨厚的搓了搓自己的手,就是會說個謝謝,也不知道謝個啥。
把江小小逗樂了。
她知道這憨厚的漢子的意思。
姑嫂兩個人在炕上做衣裳。
董翠花本來想著自己回來之后再和妹妹一塊兒剪布料,沒成想人家妹妹在她走的功夫,就已經把這布料都裁好了。
她是真沒想到妹妹的手藝還真厲害,做衣裳做的居然有板有眼。
尤其是給小丫頭做的那一身棉襖,棉褲用的是帶來的花布。
紅底上面布滿了小碎花,看起來就特別讓人喜慶。
做成了帶領子的小棉襖,還有盤扣。
尤其是妹妹做衣服的速度可真快,棉花一續迅速就縫了起來。
沒花一個小時,自家小棉襖就已經穿上那一身新的棉衣棉褲。
小家伙一時之間可愛的像是年畫上的小娃娃。
大妞用手扯著自己的棉襖,激動的站在那里,都不知道該怎么走路了,連腳都不敢邁。
把江小小逗樂了。
可是心里好酸楚。
埋頭給保國做棉衣。
保國是自己大哥大兒子的名字。
男孩子用的是深藍色的棉布。
保國看著那一件衣服,漸漸在姑姑手里成型,激動的坐在那里,像是屁股底下放著釘子。
董翠花也抹了抹眼角,小姑子來看把兩個孩子高興的。
等到下午的時候,姑嫂兩個已經把衣服都做好了,兩人中午飯都忘了做。
一口氣不光把孩子給做好,還把兩個大人的也做好了。
看著新做好的棉襖棉褲,連董翠花都不由得贊嘆妹妹的手藝真好!
江小小早就趁著嫂子最后沒完工的那一陣兒功夫,跑到了灶房里面。
下了一把掛面,里面切了一點白菜絲,再做什么也來不及。
切了一點蔥花,用油熗了一下鍋,立馬香味就散了出來。
四碗面條端上了桌。
“嫂子,趕緊帶孩子們下來吃飯,飯我都做好了。”
四個人熱熱鬧鬧吃完了掛面條,江小小又在廚房里發上了面,準備給他們蒸包子。
當然面是二和面兒的面,她也不能使勁兒用白面。
到時候嫂子他們該起疑心。
不過這些面可都是空間里拿出來的,她可沒到碗柜里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