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小再拿20萬來,剩下的100萬分成兩期付完,每半年付一次。
趙廠長這一方不光要配合他們把生產線安裝,還要免費幫他們聯系國外的專家上門來進行維護和教授技術。
當然,對方的衣食住行可是由江小小他們全權負責。
因為對方簽的合同只剩下兩次這種上門服務。
學會學不會,就全靠江小小他們自己。
這個價錢便宜嗎
便宜
趙廠長不虧嗎
虧
可是他們廠子目前馬上要上馬新的設備,這一套設備總結了從日方吸取到的教訓和經驗。
這一次他們跟德國廠商簽的這個生產線比日方的要便宜的多,而且銷售方面也設了很多條條框框,起碼不像日方的這一次。
合同也相當于給他們挖了陷阱。
人家不把最核心的技術教給你,生產線壞了,你就得請外國專家。
綜合起來到最后花費的錢海了去了。
這套生產線設備會這么便宜的處理,主要是和市里省里的領導通了氣,因為這套設備已經擺在這里一年多。
設備明顯已經有了生銹的跡象,再這么放下去,可就真的是砸在手里成廢銅爛鐵。
省市領導也知道,讓別人接受這套設備沒那么容易。
甚至由省里,市里領導牽頭,和其他省市的廠方聯系了一下。
希望別人能夠接手,可是誰聽到這些條條框框都明白,這是陷阱。
沒人愿意接受這種東西。
幾次談判最后失敗。
甚至他們價格一降再降,人家都不屑一顧。
別的省市寧肯花這個錢去重新進口一套設備,在合同上面想法子給自己找回來技術支持。
也沒必要在他們這套設備上費盡心力。
更重要的原因是相同的這套設備已經有兩家廠都已經購進,合同方面比他們這個寬松的多。
等那兩家廠正式的產品進入市場,恐怕這套設備真的得砸在自家手里。
領導開會研究的結果就是能賣一點兒算一點兒吧。
總比一分錢回不來的強。
這也是這一次交易能如此順利達成的緣故。
趙廠長怕江小小這里遲則生變,甚至和江小小直接在食堂那里連合同都簽好。
省的小丫頭反悔。
李秘書滿臉歉意的跑過來拿鑰匙開門,一邊解釋一邊道歉。
“對不起,對不起,江廠長,我給忘了張會計和小劉他們在辦公室里。平常我們中午休息,生怕廠長辦公室一些機密文件丟了,所以就會把辦公室門鎖上。
我走的時候把這個事兒給忘了,順手和平常一樣,直接就把門給鎖上了。都怪我,都怪我,你看看我這個腦子。”
打開門的那一瞬間,張會計和小劉沖了出來。
“廠長,怎么樣”
江小小揚了揚手里的合同,滿面笑容。
“咱們債務的事情解決了,進了一套新的設備。”
張會計差一點兒沒暈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