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城夢就是一些典型,將一些天才的事跡弄的眾人皆知,仿佛是金子在皮城就能發光一樣,上一個皮城夢的典型是杰斯。)
雖然有句話說不患寡而患不均——但是如果你得到的不少呢?
有能力的可以有限度地向上爬,沒能力的可以愉快的混吃等死,普通人收到的剝削也并不嚴重,這就是皮爾特沃夫的社會形勢——聽起來似乎還不錯,是吧?
那么問題來了,那些混吃等死的家伙,供養他們的是誰?
是那些向上爬的精英嗎?
呵呵,怎么可能!
那些人的自身發展也是需要消耗大量資源的,他們不在那些混吃等死的家伙身上剝削就很給面子了。
那是誰?
答案是祖安。
皮爾特沃夫很少對內剝削,但是對祖安動手卻一點也不留情。
這種奇特的結構下,皮爾特沃夫怎么離得開祖安啊!
一旦失去了祖安,失去了廉價不需要保障的勞動力、失去無限制供應的低價原材料、失去了免費的垃圾處理中心,皮爾特沃夫對內還能這么溫情脈脈的嗎?
所以羅德一開始就說,祖安和皮爾特沃夫的矛盾……在現在的情況下,是不可彌合的。
因為祖安的勞動產出除了很少的一部分留給了自己,其他的絕大部分一半給了煉金男爵,一半供養了皮爾特沃夫。
祖安供養給皮爾特沃夫的那部分,大部分給了學閥和財團,小部分成為了皮城的社會福利。
而皮爾特沃夫本身平民的勞動產出大部分歸于了自己,少部分也被學閥和財團得到。
這樣說的話,雙城的脈絡就清晰起來了。
現在,羅德不求祖安從皮城多得到什么,他只要雙方在合作的時候平等對話即可——而這也意味著,皮爾特沃夫會失去那些來自祖安的供養。
很難。
所以羅德的方式簡單粗暴——消滅那個最大的得利者,這樣其他的勞動者就能得到自己的那一份了。
到時候祖安人為了自己工作、皮城人為了自己工作,倒霉的只有學閥財團以及那些不勞而獲的家伙,完美。
當然,這是理想的情況。
凱瑟琳明白羅德的意思。
那些執行委員的嘴臉凱瑟琳已經不想看到了——曾經她以為這些家伙只是為了皮爾特沃夫在剝削祖安,可是在海克斯水晶斷供之后,她終于明白,這些人的心里連皮爾特沃夫都沒有,他們的心里有的只有自己。
愿望是美好的。
但是實際操作起來,難度甚至比祖安革命還要困難。
皮爾特沃夫沒有迦娜,皮城人也不會接受暴力。
想要達到這個目的,談何容易。
“這點信心我還是有的。”看著憂心忡忡的凱瑟琳,羅德粲然一笑,“不就是給皮城換個顏色嗎——一座城市而已,難道還難得過一個國家?”
————————
看著作者菌正直的眼神,為了本書的安全,請不要過分玩政治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