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迦娜調停了兩個部族,但是在迦娜離開之后,他們依舊會時刻警惕著對方,甚至主動出擊,沒有人會愿意將和平的希望寄托在敵人上。
艾希是阿瓦羅薩的頭領,但她仍舊無力阻止小部族之間為了爭奪資源而產生的戰斗——即使到了矛盾最激烈的時候,艾希能夠做的也只有劇中調和而已。
眼見為實,作為一個和平主義者,迦娜第一次深切地體會到了戰爭的必要性——此時此刻,迦娜終于清晰地意識到,弗雷爾卓德早晚都會有一戰,也需要有一戰。
也正是基于弗雷爾卓德的現狀,羅德才能趁機構建出一個“地上天國”調動起弗雷爾卓德人的熱情。
在這一路上,羅德通過自己的語言和行動,不斷暗示著只要弗雷爾卓德統一,這片土地就能夠重獲生機。
不需要戰爭,不需要沖突,所有人就能夠獲得足夠維持自己生存的一切物資。
簡單的道理和直白的語言在法術的加持下,有了超乎想象的可信度——魚腹丹書和篝火狐鳴尚可點燃烽火,更何況換一個真真正正的超凡法爺?
兩害相較取其輕,在真正了解了弗雷爾卓德的情況后,迦娜再次站在了羅德的身后。
……………………
這一趟旅行的收獲還不止如此。
為了進一步刺激泰達米爾,羅德“不小心”去了一趟泰達米爾的滅族之處——而那片曾經被鮮血澆灌的冰原上此時已是冰消雪融,土地肥沃異常。
幾個臨近的部族過來撿了便宜,他們正趁著春沐日后播種,言語之中似乎對這片土地的肥沃感到非常愉快。
而羅德這時候才“恍然大悟”,然后“誠摯道歉”,雖然態度做足了,但個中滋味也只有泰達米爾自己知道。
這將泰達米爾刺激得不輕——而在羅德面前,他忍住了。
對于這個結果,羅德非常滿意。
現在的泰達米爾還沒有學會欺騙,但至少學會了隱瞞,羅德敢確信他此時怒火正盛,但這一次他并沒有掄起大刀直接殺了那些在自己親人血肉澆灌的土地上種植的人。
因為這會讓羅德認為自己不可教——泰達米爾如是想到——羅德是自己復仇最大的依仗。
這正是羅德所需要的。
仇恨的彈簧越是壓縮,反彈起來的力量就越大,羅德不愿意自己挑起戰端,那就讓泰達米爾來最好了。
畢竟……身懷仇恨之人,再怎么偏激也都有情可原嘛!
羅德播撒了種子,迦娜堅定了信念,泰達米爾收獲了仇恨,奧拉夫挑戰了不一樣的敵人——當重歸拉爾克羅爾后,羅德滿意地發現,阿瓦羅薩本部之中關于統一弗雷爾卓德的聲音不僅沒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
雖然艾希盡力安撫民眾,但她畫餅的手段陷入不比得羅德,民眾對她的話甚至產生了一些不認可。
沒辦法,羅德是在吹牛,而艾希則是在說實話——在狂熱的民眾面前,前者雖然是假話,但無疑更加順耳。
尤其是當羅德歸來之后,這股氣勢終于壓制不住了。
在羅德的蠱惑下,甚至有狂熱的部族表示“愿意獻出自己的糧食和物資,并且身先士卒”。
面對這種情況,艾希終于不得已將弗雷爾卓德的統一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