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耿小慶見到張垚垚那天,佟童也忙了很多事。
首先,田一梅家里的那個“楊雪”,高小寶一共拍到過兩次。但每一次,她都是捂得嚴嚴實實的,用棒球帽、墨鏡、口罩全副武裝,猶如明星出街一般。最近一次是去醫院做檢查,雖然已經到了盛夏,但她依然穿得十分嚴實。
就這一次,田一梅只把車開到了醫院,是保姆模樣的人陪著楊雪去檢查的。因為田一梅不在場,高小寶膽子大了些,竟然近距離地跟蹤她們,并偷拍了幾張照片。不知道見醫生時楊雪會不會卸下那些裝備,但只要一出門,楊雪必然捂得誰都認不出來。
所以,高小寶在拍照時也疑心了一番——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故弄玄虛”?
那次是第一次看到楊雪的正面照,佟童的心臟狂跳不止。她的臉被口罩和墨鏡遮著,基本什么都看不到,高小寶還在旁邊高聲嚷嚷著他有多牛逼,聽他的語氣,拍下這些照片,那真是冒著槍林彈雨,出生入死才拍下來的。
直到吹不動了,他才停下來,問道:“老板,她是你要找的人嗎?”
“別打岔!”
老板聲調一高,高小寶就不敢吱聲了。在手機快要被看穿的時候,佟童才直起身來,悠悠說道:“判斷不出來。”
但高小寶卻不太相信這番話。老板的推理能力,他是見識過的,所以他感覺老板已經找到了答案,只是隱瞞了些什么。
佟童把照片存了下來,但是也沒再特意翻開看,繼續坐在電腦前面奮筆疾書。通過這一系列操作,高小寶隱約明白了,照片上的女孩子,肯定不是老板要找的人。
但他是怎么看出來的?
認識白教授之后,佟童也試著寫小說。他關注了一個跟“刺芒”差不多定位的公眾號,但人家做得比他早,在目前看來是業內老大。佟童曾讓白教授看過那個公眾號的小說,白教授笑著搖了搖頭,說道:“這不就是以前的《故事會》,或者《知音》嗎?”
白教授不愧是專家,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問題:“我說過,小說要以情節為主,至于它反映了什么思想,蘊含著什么道理,那都是其次的——注意哈,‘其次’只是意味著地位上的差異,并不是說,這部分是可以缺少的。但這個號發的這些內容,很顯然只有故事性,除了故事,一無所有。”
佟童只有點頭稱是的份兒,但最讓他感到安心的,是白教授說的最后一句話:“這個號跟‘刺芒’沒有任何可比性,佟童,堅持做下去,這個號不是你的對手。”
白教授鼓勵人很有一套,就是這一會兒的功夫,佟童便熱血沸騰了。
即便如此,佟童依然想試試,他忙里偷閑,寫了一篇文章練練手,用“疏雨梧桐”的筆名投了稿,看看人家會不會錄用。但是很遺憾,不過幾天功夫,人家就回復他——經審核,決定不予錄用,請繼續努力。
這讓佟童感到灰心喪氣,難道白教授只是安慰他的?他的水平還遠遠不夠?不過,這算是他的習作,必定還有不成熟的地方,人家不予錄用也是正常的。
雖然這樣安慰自己,但佟童還是挺不是滋味的。女朋友在陪客戶吃飯,能安慰他的只有高小寶了。高小寶理解不了他的腦回路,吹著滾燙的面條,說道:“你有自己的平臺,為什么還要給別人投稿?”
“你不懂,我對我自己要求很高。只有在最好的平臺上發表過,那我才有底氣在‘刺芒’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