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張永明重復了一遍,將這兩個字細細玩味,說道:“確實啊,你爸爸真的很有才。”
“在很多年前,我就問過你,你是不是寫過詩?因為《刺芒》里也收錄了你的詩。”
“寫過。像你們這么大的時候,我們比你們浪漫得多。現在的年輕人可以享受的娛樂生活太豐富了,游戲,網絡小說,ktv,還有近些年興起的密室逃脫,劇本殺……等等。我們那時候除了讀書看報,好像也沒有別的了……哦,也不對,那個年代,抱著吉他唱情歌的校園歌手也不少,比如你爸爸。”
佟童忍不住笑了。
張永明也笑了笑,說道:“那時候,他不喜歡別人叫他歌手,他說自己是個詩人,民謠詩人。”
“我爺爺和我姥爺曾經鬧得你死我活,我爸媽卻自由戀愛……他倆真的對對方的家庭情況一無所知嗎?”
“應該是不知道的。據我所知,你媽媽跟你姥爺的關系很不好,她甚至很長時間都不住在家里;至于你爸爸,他出生的時候,你爺爺好像都四十多歲了,年齡差得太大,估計也親不到哪里去。他經常跟我說,因為是老來得子,父親對他要求太嚴格,卻從來都不陪他玩耍。他倆是到談婚論嫁的時候才發現了問題,但已經晚了,兩個人愛得死去活來的,誰也阻止不了他們。”
佟童說道:“那時候,他們受瓊瑤的影響很深吧!”
“非也,他倆——不光他倆,我們那些朋友聚在一起,只討論文學和哲學。進入上世紀八十年代,西方近現代的哲學思想被大量翻譯過來,國內的文學思潮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對那些新生事物,你爸媽不是淺嘗輒止地喜歡,而是深入研究過。前幾天,我在上海看過幾個碩士生寫的論文,說實話,真是一團糟!跟我們那個年代完全不一樣。你爸媽那時候寫的文章,不僅題材新穎,流暢通順,更難得的是有自己的見解,有一定的深度。雖然是自賣自夸,但那個時代的本科生,真的很能打。”
佟童為爸媽感到驕傲。原來他對“純文學”的執著來自于父母,他的父母是真心地熱愛文學啊!
張永明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我也喜歡文學,但是我的目的不純。想必你也能猜出來,我跟你爸創立雜志社,不過是想離你媽媽更近一些。盡管我知道她早就心有所屬,但是沒辦法,我就想留在她身邊。”
張永明又苦笑一聲:“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別看我現在滿腦子想的都是賺錢,但是像你這么大的時候,我還是很浪漫的——盡管現在說起’愛情‘這兩個字,我自己都覺得肉麻,但那時……不論友情還是愛情,都是很純粹的。”
張永明的眼睛又亮了起來。佟童可以確認,至少這一刻的他,是真誠的。他對媽媽的愛戀,也是真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