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群里正在統計需要采購的物資,錢茜茜第一時間報了上去,別人家里都有充足的年貨,恐怕只有她這么積極地買東西。吳海蘭很內疚:“對不起,媽媽只顧工作,讓你跟著受苦了。”
“不會啊。”錢茜茜說道:“這怎么是你的錯呢?我都這么大了,本來我也可以準備年貨的,但是我天天躺在家里,就耽誤了。”
“沒事,家里還有糖,有餅干,有掛面,還有幾條魚,咱們忍一忍,肯定餓不死。”
母女二人互相打著氣,忍不住笑了。錢茜茜想起陽臺上好像還放著幾箱水果,好幾天沒管了,把凍壞的挑出去,應該還有幾個能吃的。錢大小姐從來都沒有這么艱苦過,她下定決心,以后要好好珍惜吃的,再也不浪費了。
但是剛到陽臺,她就看到了一個快遞箱子。
“媽,表哥寄來的年貨,你沒有拆?”
“沒有啊!我忙死了,阿姨取回來之后,我就讓她先放在陽臺上了。”
母女二人把箱子抬了進來,將里面的東西一樣一樣地拿了出來——兩包紫菜,一大包琵琶蝦,好幾條凍帶魚、凍鲅魚,黃桃罐頭、櫻桃罐頭各一個,還有幾包外國進口的方便面。但是最顯眼的,還是一大包口罩。
母女二人面面相覷,錢茜茜激動地喊了起來:“咱不用湊合著吃啦!”
吳海蘭摩挲著那些東西,動情地說道:“你這個表哥……真是心細如發。”
“我們家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口罩。”錢茜茜開心地說道:“我還想給佟童哥寄口罩過去呢。”
就在年前,吳海蘭經不住父親的軟磨硬纏,出了二十萬,買了弟妹廠里的兩臺機器,跟熟悉的工廠主說好了,把機器放在了工廠里,說好盈利后利潤一人一半。本來工廠主沒抱多大希望,畢竟口罩的利潤很低,但是沒想到遇到這個關頭,嗅覺靈敏的人會立刻聞到發財的氣息。
吳海蘭起起落落經歷得太多了,盡管她知道口罩的重要性,但是她沒有欣喜若狂。她跟工廠主商量,生產出來的口罩要捐一部分,口罩的價格不能定得高于市場價,她希望生產的口罩能幫助更多沒有能力買口罩的弱勢群體。
她打電話的時候,錢茜茜就在旁邊聽著,她蹙起眉頭,說道:“人家都利用這個機會發財,你可倒好,賺的錢還不夠你做慈善的。”
“不是慈善,是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吳海蘭平靜地說道:“一個店生意的紅火,往往需要整個商圈的烘托;一個企業要生存發展,就需要社會環境的扶持。只有疫情快點過去,我們才能快點過上正常的生活。”
“原來是這樣。老媽,你真厲害,格局超級大!”
得到女兒的夸獎,吳海蘭開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