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于搬走了,對他們三個人來說,這的確是一種解脫。佟童主動幫老于把行李拉到了教會里,并跟他承諾,以后會帶著媽媽經常來看他的。
老于客氣地笑了笑,但說的話卻毫不客氣:“都有自己的生活,見一面并不容易,心里常掛念就行了。有什么事,能幫個忙,那就更求之不得了。”
老于沒讀過什么書,活得卻很通透。他這幾句話說得很直白,也算一針見血。以后真的會經常來看他嗎?佟童心里沒底,畢竟,在大學畢業的散伙飯上嗷嗷哭著不肯分別的那些同學,到現在也基本上見不著了。
各有各的忙,分開兩年就沒有共同語言了。成年人的世界,忙碌且無情。
老于走了之后,蘇子珊心里空蕩蕩的。跟她相伴二十幾年的人消失了,順帶著帶走了她二十幾年的青春歲月。在跟老于告別時,蘇子珊真誠地說道:“于大哥,你要結婚生子,我第一個送上祝福。”
“不可能了。”老于說道:“很多年前就看透了,往后我一個人過,跟上帝更靠近了一些。還有鋼琴可以彈,這日子過得多滋潤!”
話雖如此,蘇子珊還是為他感到難過,總感覺是自己耽誤了他。她自責的時候,老于沒吱聲,蘇子珊便不再多說了。如果她痛哭流涕,撕心裂肺地說自己有多么后悔,那老于一心軟,說不定就不怪她了。她偏不要這樣,既然耽擱了,那就已經成事實了,她要酷酷地告別,讓老于想起她的時候,還帶著一點恨意,那是她應得的,她不會逃避。
“我說過了,要給于叔買一套房子來著。”回家的路上,佟童開著車,悶悶地說道:“我欠的人情太多了,做出的承諾也太多了。這輩子能還得清么?那些話說出去了,就收不回來了。”
“雖然重視利益的大有人在,但是有些人,幫助別人的時候,并不圖什么回報。”蘇子珊說道:“像白老師,你的孟老師,還有幫你的那位牛警官,還有于大哥……他們甚至知道幫忙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但還是義無反顧地幫了。他們是真正的好人。”
“嗯,即便如此,我們不能把他們放在道德的高地上,只在口頭感謝他們。”佟童跟媽媽相視一笑:“我們要做那種值得幫助的人。”
蘇子珊笑吟吟地點了點頭,兒子能有如此覺悟,她必然是欣慰的。
開學就在眼前了,佟童去學校的頻率也高了。每次去學校,他都帶上媽媽一起去。蘇子珊很喜歡校園,但是她從來都不會說——哎呀,如果沒有當年那場意外,我現在也是個大學老師。她只會拿著手機拍照片,拍那些欣欣向榮的花草樹木,還有朝氣蓬勃的學生們。
短短一周,她已經來學校三次了,對學校的布局也很熟悉了。學校的“昌和體育館”已經落成并投入使用了,蘇子珊感嘆了兩聲——父親的本事還是挺大的。然后,她的心里就再也沒有起過波瀾。
蘇子珊跟郝夢媛借了校園一卡通,在兒子忙碌的時候,她就去圖書館看書。有一次差點穿幫,是因為她看《1q84》——那本書還是兒子推薦給她的,她看入了神,順手就想借走。但是管理員一看校園卡,便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校園卡上面那個戴著圓圓眼鏡的女生,肯定不是眼前這個瘦削的阿姨。蘇子珊也回過神來,很是尷尬。管理員并沒有為難她,而是笑道:“近些年來,很少有人在我這里借書了,絕大多數學生都是去那里借書。”
說罷,管理員指了指不遠處那幾臺黑不溜秋的機器,那里有不少學生排著隊。
蘇子珊趕緊道了謝,對管理員這種高情商的解圍方式,她懷著深深的感激。
她拿著郝夢媛的卡,不知道借書的密碼,還是默默地把書放回了原位。郝夢媛很貼心地問她需不需要借書,蘇子珊感慨道:“這么多年來,很多有名的作家涌現出來,還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我錯過太多了,以后有得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