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垚垚的確是因為他們想殺自己,所以才來找他們的。但是,在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這對夫妻的生活狀態之后,他一點仇恨都沒有了。他想做的,只是盡量補償他們。
“謝謝你啊,李大記者。我不求他們原諒我了,我會盡自己的努力,改善他們的生活。”
不知不覺,一個多小時過去了,李曉把張垚垚送到了豬肉鋪,讓他自己開車回去。揮手告別之后,李曉不由得感嘆命運的神奇,就在幾個月前,他們還是敵對的關系,可剛才他們卻像老朋友一樣,推心置腹聊了很多。
沒有素材,沒法更新,也就沒有錢可以賺。李曉心煩意亂,不過,這個小鎮還有點兒名氣,有一個年代久遠的火車站,可以過去采采風。她把車停在路邊,徒步走在廢棄的軌道上。秋天已經很深了,天空藍得純粹,金黃的落葉紛紛而下。李曉穿著風衣牛仔褲,忍不住抬起頭深呼吸了一口,這種感覺真是太治愈了。
“你沒走啊?”
身后傳來張垚垚的聲音,李曉回過頭,果然看到張垚垚正在向她走來。讓她感到困惑的是,張垚垚明明穿了鄉下服裝批發店的衣服,但是卻完全不像鄉野青年。他迎著陽光走來,的確有幾分名模的姿態。
好看的人,就算披個麻袋也能成為時尚,這話果真不假。
“張公子也沒走?還在這里干嘛?”
“我剛剛在路邊看到這截鐵軌,覺得這里特別有那種復古的感覺。還有那邊,那個破爛的車站,特別有年代感。以我敏銳的藝術嗅覺,我預感這里一定會成為一個出片圣地。”
張垚垚沉醉在自己的想象中,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算他認真工作,所以他的側影還是很帥的。“我們可以在這里拍那種軍閥和姨太太的照片,軍閥要去打仗,姨太太舍不得他走,二人就在這里分別。姨太太就在這里溜達著等他,等到老死了,鐵道都斷了,他也沒有回來。”
……
這語文功底,以及這直白到有些粗糙的表達方式,真是白瞎了這段藝術想象。
不過,比表達能力更成問題的是他的立意。李曉說道:“雖然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我不太建議在這里拍那種照片。”
“為什么?”
“這截鐵路,是抗日戰爭時期,被我們自己人炸毀的。”
“為什么呀?”張垚垚瞪大眼睛,不解地問道:“好不容易修起來的,為什么要炸掉它?”
“……大概,是想炸死火車上的侵略者吧!”李曉傷感地說道:“炸掉這一段鐵路,我們肯定也付出了很沉重的代價。”
“哦,原來是這樣。”
李曉又指了指前面的火車站,說道:“那里有一面墻,墻上刻著當年的歷史,所以,以我所見,這里并不適合拍風花雪月的愛情故事,尤其是你說的那種。據我所知,那段往事在港城人盡皆知,就連我這個外地人都知道,你居然不知道?”
張垚垚雖然不好意思,但是很誠實地搖了搖頭:“我歷史不及格,我都不知道這里發生過戰爭。”
……
李曉也不知道說什么好了,她不想以教育的口吻訓斥張垚垚一頓,而是苦笑道:“小學生都知道的常識,你怎么不知道呢?我都懷疑你是不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你應該是含著金湯匙從天而降的,要不我怎么說你是下凡來的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