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說道:“使君的擔憂共有兩條,一條是擔憂現下駐軍廣陵的許縣部,擔心他會趁使君用兵九江、阜陵的時候,進犯丹陽郡;一條是憂慮盛憲、陸康二公不肯服從使君之令,是否?”
劉繇說道:“正是如此。”
陳宮說道:“使君,公之此二憂,我皆有辦法解之。”
劉繇撫須說道:“哦?先生有良策可解我之此二憂?請教先生,策將安出?”
陳宮說道:“使君的第一個擔憂,說白了其實就是使君目前帳下的兵馬不足,沒有能力既攻九江、阜陵,又御廣陵的許顯所部,進行兩線作戰。”
劉繇頷首說道:“不錯。”
陳宮說道:“對於使君的此一憂,我之愚見,可以用呂布來為使君解之。”
劉繇問道:“用呂布?”
陳宮說道:“之前呂布攻黃祖時,兩次都是因為劉鄧帶兵援助黃祖,而致使呂布功虧一簣,因我嘗數進言呂布,建議他不妨與使君通書信,助使君盡得揚州,這樣對他也有好處,可是他不肯聽從我之建言,而后來更是居然異想天開,想著回朝中。”
劉繇說道:“對呀,先生,這些你與我說過,呂奉先現一心回朝,他又怎肯助我?”
陳宮說道:“使君,這只是呂奉先的一廂情愿,卻孫堅是死在他的手下,荀貞之又怎會肯接受他的投附?使君,平春四縣西接南陽郡,北接汝南郡,又是自南陽、汝南而往揚州的要道,如此要緊之地勢,荀貞之豈會容呂布占據?故我料之,收拾完南陽以后,荀貞之在圖謀揚州之前,肯定就會先對呂布動手。如此,則若使君提前擇一能言智士,往見呂布,以此形勢而說之,主動向呂布示好,提出與他結盟,呂布必會同意。他同意后,使君便可檄召他或遣兵由西攻九江、阜陵,配合使君;或使他遣兵來揚州,相助明公了!”
劉繇撫摸胡須,忖思未語。
陳宮說道:“使君,我在呂布軍中數月,親眼所見,呂布所部,盡皆精銳,……文遠之名將姿,明公現已是親見,呂布帳下又有高順等將,尤其高順所率之陷陣營,雖只八百兵,然甲械齊全,悉為敢戰,無不一敵百,攻無不克,九江、阜陵的悍將唯劉鄧而已,高順足可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