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中的這些大臣,都是老臣,年輕的五十來歲,年老的已六七十,并與楊彪相同,個個俱是出身於名門望族,祖上歷代皆仕漢家,無不高官,他們對漢室的忠誠那是毋庸置疑的,盡管對於是不是要立即阻止荀貞,現在就和荀貞發生非常激烈的沖突這一點,他們中的一些人還有不同的意見,可是楊彪既然表態,那么出於對漢室的忠誠,也是出於對自己個人名望的考慮,諸人卻是無人反對,俱皆應道:“我等亦愿與楊公聯名上書。”
就在次日,楊彪等人聯名上書,諫言劉協,切切不可將許縣定為新都。
他們的上書,很快就被宮中的宦官們抄寫下來,送到了荀貞手上。
荀貞看了,把這奏章傳給陪坐堂上的荀彧、戲志才、陳群、郭嘉等人觀看。
——戲志才,以及劉備,已於日前分別從洛陽和武關回來了許縣。
荀彧等傳看完這道奏章,郭嘉失聲而笑。
荀貞納悶,問道:“奉孝,你笑什么?”
郭嘉輕蔑說道:“明公,楊公等之此上書,好有一比,此乃蚍蜉撼樹,不自量力也。”
荀彧不很滿意郭嘉對楊彪等的輕視態度,略略皺了下眉頭,但也沒有多說別的,看向荀貞,問道:“阿兄就此何意?”
對於荀貞提出的暫定許縣為新都這件事,荀彧等人都是贊同的。
贊同的理由,也正是荀貞向劉協說的那些。
——荀貞向劉協提出的定都在許的好處,實際上都是真的,換言之,定都在許,的確對荀貞個人有利,但對朝廷來說,對穩定而今天下的民心士氣來說,同樣也是有利的
荀或等人,特別荀彧在政治上俱有超越的見識,則對荀貞之此議,他們當然也就都擁護支持。
楊彪等人肯定會反對,這一點,在荀貞的意料之中。
楊彪等提出反對以后,該如何應對?荀貞其實,也已有應對之策。他原先的打算是,不著急反擊,能不和楊彪等撕破臉皮就暫時不撕破,唯是而下,這個應對之策不能用了。
荀貞的目光落到了案上。
他今天上午,剛剛接到了一道緊急的軍報,卻因這道軍報的到來,他不能再耐心的和楊彪他們耗時間了,不但此事須得盡快解決,并且楊彪的太尉也不能再讓他做了。
喜歡三國之最風流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三國之最風流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