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會兒,劉協的聲音才再度響起,他說道“荀公所言固是,若無荀公與衛將軍的勤王之師,朝廷今日必猶在諸賊的淫威肆虐之下,可是,荀公,楊公於其中,也是功不可沒啊。”
荀貞說道“陛下認為楊彪對朝廷、對陛下是忠心耿耿,那臣敢問陛下,臣對陛下、對朝廷難道就不是一片赤心么”
“荀公此話何出公對朝廷、對朕,自也是忠心耿耿,公之忠心,朕皆
看在眼里,記在心中。”
荀貞說道“陛下,臣本來是不想與陛下說這些話的。”
說到此處,荀貞頓了下。
劉協看到,荀貞緩緩地把頭抬了起來,兩道清澈的目光徑直投來,恰與劉協視線相對。
荀貞直視劉協,接著說道,“陛下,李傕、郭汜諸賊挾持朝廷,兇逞天下的時候,若袁紹、袁術者,各擁兵多少而彼輩卻都坐視朝廷為賊所挾,坐視陛下深陷險境,卻竟不肯救駕。不顧自身安危,一心只為陛下、只為朝廷,親自率兵勤王救駕者,唯臣一人而已臣自徐州,西向長安,千余里遠,弘農縣之戰,臣親引兵翻越數百里山地,奇襲而克得之;鴻門亭一役,臣身先士卒,浴血搏殺,將士傷亡者眾矣然此間種種之艱苦、危險,臣從來沒有向陛下提起過,那是因為臣以為這是臣的本分,理所當然,該做之事,不足向陛下言及,搞得好像臣要以此求功一般。”
“荀公的功勞,朕時刻未有稍忘”
荀貞不理會劉協,自顧自說道“可是陛下,李傕、郭汜諸賊現雖已為臣所滅,而冀州猶有袁紹袁紹不臣之意,如今早是昭然若揭,別的不提,只從他前欲擁劉虞為帝,后不勤王這兩件事,他的叵測之圖,陛下應當就可看出。袁紹坐擁強冀,糧足兵精,委實朝廷之強敵,漢家之大患也,當此袁紹狼顧之際,正應該是朝中上下團結協力之時,而欲此時,楊彪卻私下串聯大臣,非議朝政,臣敢問陛下,他這樣的舉止行為,究竟是忠還是不忠”
“這”
荀貞說道“就算陛下仍以為其忠,以臣愚見,這樣的忠臣,其實對朝廷對陛下只會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對於朝中群臣上書,請求臣上表陛下,罷免楊彪的此議,臣是贊同的。只不過因為知道陛下素來信用楊彪,因而臣乃才今日入宮,想著先與陛下通個聲氣,卻不意陛下口口聲聲,居然說楊彪忠臣,而究陛下暗含之意,如指臣非忠臣臣對此,實在是委屈至極。”
哪里還顧得上荀貞直視龍顏,失人臣禮
劉協大驚失色,連連說道“荀公,朕斷無此意、斷無此意啊你可不要多想”
荀貞的炯炯目光之下,劉協不由自主的心慌意亂,把目光轉顧左右,落在了陪侍在他身邊的趙悅、荀悅、丁沖等人身上。
趙悅弓著個腰,低著個頭,卻哪里還有半分此前對劉協說他心中只有劉協、無有荀貞等那類話時的正氣凜然的架勢荀悅這個時候,或是因荀貞這番話的緣由,眉頭微微蹙起,倒似有些不忍之色,然究竟也未出言為劉協說話。而又至於丁沖諸輩,更都個個閉嘴,悉不敢言。
荀貞繼續說道“臣斗膽敢問陛下,陛下口口聲聲贊譽楊彪忠臣,言說朝廷所以至今未傾,全是靠了楊彪,則方今群雄割據,海內動蕩,那從今往后,蕩平不服、再造漢室的重任,陛下究竟是打算要靠楊彪,抑或賴臣麾下的十萬精兵”
這話入耳,簡直如晴天霹靂。
劉協哪能聽不出這話里暗含的威脅之意他想要抬起手去指荀貞,可是終究,那手抬不起來。
他睜大了眼睛,露出惶恐的神色。
他看著荀貞,荀貞還是荀貞,還是那番溫文爾雅畢恭畢敬的樣子,可是此時此刻,他卻又一次感到荀貞如此的陌生,卻又一次覺得,眼前的這人不是荀貞。
為什么荀貞突然變成了這個樣子
劉協想不通,他想不明白。
他抿住嘴唇,一時不知該何以回答。
殿上陷入了沉默。
殿門外,碧空萬里,白云從容起伏,蜿蜒如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