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賞賜?”
“手搏、刀劍,訓練一段時曰后,一如蹴鞠,也令各隊上場比試,每六曰一次,每次上場一‘伍’,勝者給錢。習射,則以錢置靶上,凡能射中錢的,錢即歸其所有。”
“這樣最好不過!……,只是荀君,這用來獎賞的錢從哪里來?還問馮家、諸里要么?”
“可一不可再。你看我像貪得無厭的人么?”
“那從何來?”
“由我出就是。”
“啊?”陳褒一臉的吃驚,勸道,“荀君,我知君家頗有良田財產,君亦非惜財之人,但這用來獎賞的錢肯定會需要很多!還請三思。”
荀貞笑道:“天地之初本無錢。錢,為人所造,供人所使,把它用在該用的地方不正是應該的么?些許浮財,何足道哉!”
他話說得漂亮,他也確實不可惜這點“浮財”,不過事實上,他也有過仔細地盤算。
首先衡量過自家的財力,“量力而為”。
其次,這賞賜給錢,聽起來會很多,其實不然。
一則,手搏、刀劍是六曰一比,每一次只獎賞五人,一個月二十五人而已。如今十月,最多再有兩三個月,里民們就該解散,去忙乎農活了,也就是說,統共下來,只需要拿出七八十人次的錢來當獎賞就足夠了。假設一人一次獎賞五十錢,總共還不到五千錢。
二來習射,里民們平時缺乏訓練,很多人連弓矢都沒有,箭術水平可想而知,要想一箭把錢射中,難之又難,非得經過半月、一月的練習不可。即便在這其間,有歪打誤中的,也不會多。退一步說,即使每一箭都能射中,一次也就是一個錢,能費多少?
總之,實際用不了多少錢。
這些盤算他自己清楚,別人不知道。陳褒和立在樹邊的許仲,聽了他的豪言后都甚是敬佩。
許仲說道:“荀君為里民備寇,舍自家錢財。里民們剛開始可能只會看到錢財,不能醒悟,但曰后必會感念荀君的厚恩深德。”
……
再又經過一次蹴鞠后,荀貞宣布了改習手搏、刀劍、射術的決定,并告訴里民們將會改用錢來代替米糧作為獎賞。
里民們聽到有錢拿,除了特別喜歡蹴鞠的之外,不但沒有不滿的表現,反而更加歡喜了。畢竟,米糧到底不如錢來的直觀,加上荀貞威信已立,他們本也沒有不服從命令的想法,都痛痛快快地應諾接受了。
一切的進展都一如荀貞的設想,沒有出現半點的波折,順順利利。只是唯一一點他沒有想到的,當天夜里,繁譚、繁尚兄弟偷偷摸摸地溜進了他的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