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荀貞這話,又有幾人擠出來想要上場。
荀貞拿錢做賞賜的目的是為了艸練里民們的射術,可不是單純為了給“賞錢”,因而將這幾人制止住,笑道:“你們且莫著急,等我說幾句話先。”
荀貞威望已立,那幾人立馬停下腳步,里民們齊齊躬身說道:“荀君請說!”
“適才高家昆仲八十步外連射三箭,如流星趕月,皆中靶錢,可謂神乎其技。不知道你們注意到了沒有?我發現他們剛才站立的姿勢、射箭的動作似與另三人有所不同。”
被荀貞這么一提醒,不少里民都想了起來,說道:“是啊。的確如此。”
“的確有不同。”
有聰明的就問道:“難道這就是他兩人能在八十步外三箭中錢的原因?”
荀貞笑顧高甲、高丙,說道:“不如請他兄弟二人親自答復?”不露聲色地把現場的氣氛轉到了該如何射箭上。
高甲、高丙當仁不讓。高丙是弟弟,請高甲說。
高甲將錢收好,拿著弓矢,站在場上,對著眾多里民侃侃而談,說道:“射法有三,一曰器,二曰審,三曰正體。”他舉起手中的弓矢,“器,即弓矢。凡射之前,若不調弓審矢,那么即便射術再強也無用。力強者用強弓,力弱者用弱弓。寧手強於弓,勿弓強於手。此其一。其二:箭矢又視乎弓力之重輕。弓越強,則箭矢越短,越重。”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陳褒識趣,便即插口問道:“這是‘器’了,何謂‘審’?”
“審,即審敵之遠近。敵遠、敵近,射術各有不同。……,今以箭靶為例,審得相距八十步內,開弓時需以前手與肩對一。”
“什么是前手?”
高甲把弓拉開,左手執弓身在前,右手拉弓弦在后:“執弓身的手便是前手。……,前手的位置很重要。”他虛虛開弓,分別把前手對準自己不同的位置,給里民們做示范,“八十步內與肩對一;百步內與眼對一;百三十、四十步內與眉對一;百八十內與幘、冠對一。”
“這是‘審‘了,何為‘正體’?”
“射雖在手,實本於身。身不正,射亦不正。最忌腆胸駝背。肩、肘、腰、腿力應萃於一處。”
“愿聞其詳,請高君詳解。”
“首先,手務要平直,引滿時用右眼觀左手,……。”
有在八十步外連中流星三箭的成績在前,高甲說的話又都是大俗話,淺顯易解,人人聽得懂,場上十分安靜,里民們無不虛心聆聽。一條又一條射箭的道理,一點又一點在射箭時該注意的事項從高甲的口中傳出,傳入里民們的耳中。
荀貞也擅射術,把高甲的話與自家學習的《李將軍射法》兩相印證,頗有相通之處。不過,他現在的心思并不在這上邊。他觀望著認真聽講的百余里民,想道:“這正式的艸練就算從今天開始了。……,不求人人神射,只望兩個月后他們能粗通大概,我就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