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四年,正旦曰,晴,有微風。
荀貞一大早起來,梳洗完畢,由唐兒幫著,把冠帶、官袍穿好,取出家傳的寶劍,插入腰上,對著墻上的銅鏡映了一映,笑問侍立左右的小夏、小任:“如何?”
兩人笑道:“英姿勃發,神采四溢。”
唐兒跪在他的腳邊,一邊給他整理袍底,一邊問道:“縣君不是免了今年的正旦賀拜么?眼下這時辰也沒到族中祭祀之時。少君,你打扮得這么整齊,是要干什么去?”
“縣君雖體貼下情,免了今年的正旦賀拜,但為下吏者不能不守本分,名刺還是需要遞上的。……,你去把我昨晚寫好的下官刺拿來,我等會兒給縣君送去。”
唐兒應了,起身去隔壁書房,把放在案上的竹簡拿來,捧著交給荀貞。荀貞取了個絲囊,把名刺放入其中,對著銅鏡又再整了一下衣冠,覺得沒問題了,帶著小夏、小任兩個前去官寺。
出了院門,里中很是熱鬧。
一陣“劈劈啪啪”的聲音從左手邊傳來,荀貞轉頭看去,見是幾個垂髫童子在不遠處點燒“爆竹”。這幾個童子都穿戴得整整齊齊,小大人似的,圍著一個火盆,把削好的竹子往里邊扔,每當竹子被燒出“劈啪”的聲響,便皆歡喜雀躍。
小夏笑道:“這是誰家的孩子?也沒個大人看著?就不怕被爆竹燒到了手、崩壞了眼睛?”
小任說道:“荀君,咱們只昨晚上點了爆竹,今兒早上卻沒點,把這事兒給忘了,要不要我回去也點上一些?”除夕夜和正月初一燒爆竹是從春秋時就有的風俗,為的是驅逐山臊鬼怪。
“子不語怪力亂神,點爆竹本就是為了圖個熱鬧,除夜點過就行了,今兒早上的忘了就忘了吧。”這小孩子點爆竹的動靜讓荀貞想起了他穿越前的生活,他笑了一笑,用力搖了搖頭,把回憶趕走,深深地吸了口清晨的冰涼空氣,頓覺精神抖擻。
巷子里邊的許多人家都開著院門,或者是家里的奴婢,或者是家里的主人親自動手,都在往門上懸掛桃符。所謂桃符,即用桃木做成的木板,一寸多寬,七八寸長,共有兩片,一個上寫著:神荼,一個上寫著:郁壘,此乃兩個上古大神的名諱,專能捉鬼拿怪,分別懸掛在大門的兩側。——這其實就是后世門神、春聯的前身。
荀貞耳聽爆竹之聲,目睹人家換桃之舉,不覺負手徐行,曼聲吟誦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曰,總把新桃換舊符。”驀然有了些慷慨,從現在到后世,到他穿越來的那個年代,整整兩千年,改變了很多的東西,但是卻有一些風俗從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