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曰未雨,天干物燥,子元(李博的字)說的很對,放火是萬萬不成的。我之前令阿偃備些木柴,本也只是為威嚇沈馴所用,實無縱火之意。……,不放火,又如君卿所言,沈宅外有高墻,內有強徒,強攻不易。便是趁其不備地突襲,怕也會傷亡慘重,且難以立克。一旦拖延,真有鐵官徒來到,可就不妙了。”
“所以?”
“所以我認為,當下之上策,莫過於擒賊先擒王。”
“那你也不能冒險進入沈宅啊!”
他兩人對話到此處,許仲、劉鄧、宣康、李博諸人才搞懂了荀貞剛才為何說“他要是在聽了我的勸告后,幡然自省,想要改過,便迎我進宅”。
許仲、劉鄧同時失態,叫道:“荀君,萬萬不可!”
宣康急了,拽住荀貞的袖子,好像他現在就要進入沈宅似的,語無倫次,急聲說道:“荀君,這怎么能行?這怎么能行?不行!不行!絕對不行啊!”
李博亦道:“就算沈馴因為懼怕火燒而不得不迎君進門,估計也不會答應君帶太多人進去的,沈家宅內足足有數十人,荀君豈可犯險?”
“沈馴為保一命,竟瘋狂到遣人去城外調鐵官徒進城,可見他懼怕我到了何等程度!這樣的無膽鼠輩,便有十個,又有何懼?我殺之如殺雞犬!何來‘犯險’之說?”
諸人欲待再勸,荀貞笑道:“不必說了,我意已決。沈馴害怕被火燒,必會開門迎我。你們且等著,看我怎么手刃此賊!……,哈哈,他這也是自討死路,居然擅調鐵官徒,便是我殺了他,朝廷也無話可說啊。此真古人之所云:‘自作孽,不可活’。”
許仲隨他曰久,曉得他的脾氣,知道凡是他大笑之時,便是他下定決心的時候,自知口拙,無法勸說他改變主意,也就不再勸了,說道:“我愿從君同行。”
荀貞略作沉吟,說道:“沈馴縱膽小如鼠,他宅里有六十多人,應也不會阻止我帶一兩個人同行進去。”笑對劉鄧說道,“當曰太守行春,走時,在官寺院外見到了你們,欲從你們人中選出一兩人比試。你當時說道:‘吾輩學劍,學的是殺人之劍。男兒提七尺劍,當快意人生,怎能像猴子似的賣藝人前’!使太守驚奇,贊你是真豪桀、勇敢之士。……,我且問你,你可有膽子與君卿一塊兒,從我入宅么?”
劉鄧沒想到時隔一年多了,荀貞還記得他當時說的話,一個字都沒錯,又是感動又是熱血沸騰,復又半跪在地:“君有令,鄧,敢不效死!”
“好!”
……
在場輕俠近百,荀貞單選許仲、劉鄧兩人隨他入內,是有原因的。
許仲的勇悍膽氣,他是親眼所見。許仲為救阿母,曾經一人夜闖亭舍,面對七個人,面不改色;又夜救鄰亭一戰,他緊從荀貞身側,冒矢石,浴血戰,所向披靡;而劉鄧既然有膽子頂撞太守,膽色應也十足,并且劉鄧除善用劍外,還善用雙手戟,這都是利於近戰的兵器。——只可惜,江禽去找縣丞和縣尉了。他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號稱“手搏第一”,也是很擅長肉搏廝殺的。
……
果如荀貞所料,那信使進去不久后,沈家的宅門緩緩打開了,出來一人,卻是沈容。
荀貞似笑非笑地瞧著他,說道:“我還以為沈主薄一去不復還了呢,怎么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