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巨先慷慨答道:“當如原巨先!”
“好!去罷。”
……
分派已定,劉鄧招呼了幾個人,把堂內的尸體抬出去,血跡略擦一擦,燭臺扶起,案幾坐塌擺好。荀貞、戲志才、李博、宣康和諸隊輕俠的隊率,如高家兄弟、江鵠等人魚貫登堂落座。
李博說道:“沈馴已伏誅,荀君,接下來你打算怎么辦?”
“先處置了鐵官徒和他家冶坊里的鐵工再說。”
沈馴一死,這些人就沒了長官、沒了主人,是個不小的問題,須得好好安排。
“怎么處置?”
“沈馴犯的是重罪,依律,是要抄沒他的家產的,他自辦的冶坊也是他家的家產,我會稟明府君,將之收為官有。至於鐵官,待我明天去看過情形后,也會稟明府君,請他再任一個鐵官長的。”前漢時,鹽鐵官屬朝廷司農管,中興后,歸郡縣管,太守在報請朝廷后,可以起、罷其官長。
戲志才注意到荀貞在說這番話時,似有所思,目光下意識地向院中看了一下。
他順著看去,見荀貞看的是方才那十幾個鐵官徒跪拜之處,心中微動,那個對荀貞為何以兵法部勒輕俠的疑問再度浮現上來,暗中想道:“貞之陰以兵法部勒賓客,今似又對鐵官徒和沈家的私冶很感興趣?”沈馴是六百石的鐵官長,又是本地豪強,就這么被荀貞殺死了,需要善后的事情很多。鐵官和沈家的私冶雖也需要妥善安置,但絕不是最重要的一件。荀貞別的不說,卻單說此事,落在有心人眼中,確實令人懷疑。
戲志才接著又想道:“對了,他方才在堂門口,還對那十幾個鐵官徒說了不少話。”覺得甚是蹊蹺,目注荀貞,徐徐問道,“貞之,你是不是已有了新任鐵官長的人選?”
——
1,“蔽木戶”者,鑲楯也。“坐鐵室”者,雙戟也。
《典論》:“俗名雙戟為坐鐵室,鑲楯為蔽木戶”。
鑲楯:大約就是鉤鑲,一種上下帶鉤的盾,當時常用的一種兵器,常與刀劍等短兵配合,是對付長兵器,尤其長戟的利器。
2,“鉗”指的是鐵鉗,著於頸上,約有五六斤重。
這里用的漢代的“斤”。“從西漢陽陵附近刑徒墓出土的刑具來看,漢代鉗徑17-24cm,重約1150-1600克,另外還帶一個長約29.5-34cm的翹”。
另外,書中說的各種徒刑刑期都是指的東漢時。西漢時各種徒刑的刑期比東漢長,如“髡鉗城旦舂”在西漢是七年徒刑。秦時的徒刑大多是無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