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波才派出的援兵抵達交戰場地時,荀貞已經帶著部眾撤回到了城中。
因為沒有預料到波才會設下埋伏,跟從荀貞出城的數十賓客傷亡不小。上次出城作戰,只傷亡了十來個人,這次足足傷亡過半,回到城中的不到四十個人,并且其中一大半都帶著傷。
己方的傷亡雖然不小,給對方造成的傷亡更大。
普通的黃巾士卒不必說了,便在不久前,他們還多是在鄉間務農的農人,殺傷得再多也不值一提,但那些披著鎧甲的黃巾甲士,盡管因為缺乏訓練,戰力也并不是太過強悍,然而卻絕對是黃巾軍的精銳,不僅是波才最大的倚仗,也是普通的黃巾士卒最大的勇氣來源。
一場短暫的交鋒,荀貞以寡敵眾,以數十人的兵力大破數百黃巾甲士,并至少殺傷了上百人。
對守軍來說,極大地提升了他們的士氣;對普通的黃巾士卒來說,極大地打擊了他們的士氣。不管是誰,在眼睜睜看著己方“最為精銳”的部隊竟被少量敵人打得毫無反擊之力后,恐怕都會驚惶駭怕。
不過對荀貞來說,士氣的“我漲彼衰”并不是最重要的,他這次夜襲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提升士氣,而是為了改變戰場的節奏,重新把戰場的主動權控制在手中。
從黃巾軍隨后的反應來看,他達成了這個目的。
一直到天亮,波才也沒有再派出第二股搔擾的部隊,城中的守卒渡過了安靜的一夜,睡了個好覺。
……
這夜過后,連著幾天,戰事乏善可陳。
不外乎一方來攻,一方來守。
事實上,前幾天的戰事,雙方雖然你來我往,時常變換攻守的位置,荀貞甚至兩次帶人出城逆擊,看起來打得十分激烈熱鬧,其實也是乏善可陳。
戰爭是一門高深的學問,不管是荀貞、抑或是波才,兩個人在這方面都是新手,都并無實際的作戰經驗。荀貞讀過些兵書,波才頗有智謀,然而這都不足以讓他們立刻成為打仗的好手、戰爭的行家。一個合格的統帥,除了需要有足夠的勇氣和智慧外,還需要有足夠的經驗。
就比如此時的城外,如果波才有一定的攻城經驗,以他數萬人的絕對優勢兵力,恐怕早已將陽翟拿下了。又比如此時的城中,如果荀貞有一定的作戰經驗,城中的守卒雖少,但勝在常年艸練、兵器精良,恐怕也早將城外那些兵器簡陋、沒有接受過軍事訓練的“烏合之眾”擊潰了。
然而可惜的是,這個世界上沒有如果,同時荀貞的身邊又有荀攸、戲志才、鐘繇、郭圖這樣的人才相助,雙方攻守至今,膠著不下。
郭圖雖然和荀貞不和,但在關系到身家姓命的危局下,卻也是盡心盡力。因為波才主要的進攻方向是荀貞這邊,所以荀貞這邊的守卒傷亡很大,在隨后的幾天里,郭圖連續從他負責的西城墻處派了三隊郡兵過來援助。
荀貞以郡卒為主力,以賓客、壯勇、辛家賓客為預備隊,兩班來回顛倒,曰夜輪替,以應付黃巾的夜晚搔擾。同時,到了晚上,他則時不時地擊鼓揚旗,間或佯開城門、裝作夜攻,對黃巾軍進行反搔擾。
戰事一天一天地過去,黃巾軍白天的攻勢越來越猛烈,夜晚雙方又不斷彼此搔擾,敵我雙方在前線的士兵越來越疲憊不堪。
……
交戰到第六天。
這天凌晨,戲志才叫醒了荀貞。
從戰事爆發到現在,連著六天五夜,荀貞帶甲而食,裹創復戰,除了兩次出城襲擊外,沒有下過城頭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