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歸回中軍,下馬入帳。程偃、小任、小夏等將飯食捧來。就在帳篷里,他與荀攸、戲志才席地而坐,相對飲食。飯畢,三人又針對昨晚、今早巡營之事交談了一會兒。
帳外程偃來報:“辰時過,巳時至。”
荀貞所在的帳篷外豎立的有軍旗,并搭建起了一座鼓臺。
荀貞出帳登臺,親擊鼓。
曰已升高,晴空萬里,沉悶的鼓聲響徹全營。
鼓聲就是軍令。
新卒中的鐵官徒、奴不懂鼓聲之令,樂進、文聘和許仲、陳褒、江禽等這些受過荀貞訓練的人懂鼓聲之令。隨著鼓聲響起,他們披甲持劍,奔到本曲、本隊的中間站定,接連下令。
一通鼓畢,六曲新卒放下飯碗,集合完畢。
兩通鼓畢,在大多受過荀貞艸練的伍長、什長、隊率、屯長的指揮下,新卒列成隊伍。
三通鼓畢,從最北邊的高素曲和最南邊的文聘曲開始,一隊隊的士卒依照距離營門的遠近次第出營。
……
從城頭望去:
只見整個營地南、北的兩邊營門大開。營門口各立了兩個號令兵卒,給出營的兵卒指點方向。一隊隊的兵卒按照指點,從南邊出營的直行數百米后,轉向北行;從北邊出營的直行數百米后,轉向南行。兩邊各三曲、六百人,重新匯聚於正對營地中門的營外之空曠的場地上。
荀貞昨晚令人在這塊場地之前建了一個高臺,臺上亦有鼓、有旗。
在全營六曲全部就位,聚合完畢之后,樂進、許仲、陳褒、江禽、高素、文聘六人各立在本曲之前。其下,每曲之各屯的屯長立在各屯之前。再其下,每屯之各隊的隊率立在各隊之前。再其下,每隊各什的什長立在各什之右。再其下,每什各伍之伍長立在各伍之右。
受過荀貞艸練的繁陽里民和西鄉輕俠對這些事都很熟悉了,加上荀貞昨晚巡營時又曾私下交代過他們,令他們在今早集合時務必保持嚴肅,因此,他們都挺胸昂首,目不斜視。
那些鐵官徒、奴就不一樣了,松松散散地站著,或因好奇,或因興奮,不時有人交頭接耳。
很快,從營地中門馳出一騎馬,乃是程偃。他驅馬至諸曲之前,大聲傳遞荀貞的軍令,說道:“荀掾將要出營,各曲整隊!軍令:有敢行者誅,有敢私言者誅,有敢不從令者誅。”
樂進、許仲、陳褒、江禽、高素、文聘六人應聲立正,高聲答“諾”。
隨即,他們轉過身,面對本曲的士卒,重復荀貞的命令,只不過將“各曲”改成了“各屯”:“荀掾將要出營,各屯整隊!軍令:有敢行者誅,有敢私言者誅,有敢不從令者誅。”
各屯的屯長接令后,亦轉身,將“屯”改成“隊”,接著重復傳達。隊再傳達到什,什再傳達到伍。一級一級的軍官嚴肅而大聲的傳達軍令。他們雖沒有說別的什么,只是傳達荀貞的命令而已,但這層次分明、標準劃一的舉動話語無形中卻給人了一種森嚴之感。
六個曲中的各級軍官不全是荀貞門下的賓客和繁陽亭受過訓的里民,也有其它出身的人,比如高素、馮鞏、文聘的賓客,比如鐵官徒、奴,但在今天天亮前的軍議上,荀貞已交代過樂進、文聘、許仲等人,叫他們回去要立刻把這整一套的規定教會各曲中不會的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