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張直怎么說?”
“張直無意出人助荀掾南下。郭圖說:郭、黃、淳於等大族也都沒有這個意思。只有荀氏的姻親辛氏有意相助。”
文太守家是南陽大族,對大族的心思很了解。他心道:“不用你說,我也知他們不會出人!”點了點頭,說道:“我知道了。你下去罷。”
“是。”
在波才圍城的時候,鐘繇招過一次民夫。這次和那次不同。那次是為了守城,是為了保護家園,這次是為了南下,是為了“解救汝南五縣百姓”。老百姓又不是當兵的,如果是為了保護家園,他們愿意上陣與“賊”廝殺,但現在陽翟無事,“南下擊賊”?沒幾個人愿意去。
好在樂進來時隨行帶來了不少郡北的百姓、勇士,這些人或是家被“賊人”毀掉了,或索姓就是有志從軍的勇士,見招募令一下,他們很積極,紛紛報名。有了這批人做底子,鐘繇在白天把縣中各里全跑了一遍,許以重賞,勉強又召到了一些人,兩批人合在一處,將將湊夠了八百之數。
八百加上那一千二百人,共計兩千,完成了文太守交給的任務。鐘繇有心多召一些,也算幫一幫荀貞,只是百姓不愿應召,他也無法。
王蘭從太守府里出來時,他剛把人招齊,正去府中回報。在府門口,兩人碰著,王蘭把文太守的命令轉述給了他。
鐘繇說道:“如此,我就不去拜見明府了。”
他抬頭望了望夜色,說道:“天還不是很晚,我去見見貞之。”
他今兒個奔波了一天,挺累的,但因關心荀貞,顧不上休息,撥轉馬頭,徑往城外去了。
去到城外營中,荀貞尚未安寢,叫上荀攸、戲志才,四人秉燭夜談。
談論的內容不外乎波才、太平道、汝南五縣的形勢以及朝廷援軍何時會到,并及猜測鄰郡的局勢會是怎樣,說到深夜,鐘繇方才告辭。
第二天一早,鐘繇又出城,把招募來的八百人悉與荀貞。
……
第二天的訓練內容是:上午識別金鼓,下午繼續隊列練習。
鐘繇昨天在縣中招募丁壯時對百姓實話實說,講了荀貞將要南下擊賊之事。縣中的百姓雖大多不愿應召,但這并不妨礙他們由此產生好奇。
百姓們不知道波才麾下有多少“賊兵”,可前些天波才圍城時的狀況,他們親眼目睹了,無邊無際的“賊兵”把陽翟圍了一個水泄不通。市井傳言,波才麾下足有百萬之眾。
他們很好奇:荀貞號為“乳虎”,可那只是一個稱號而已,難道他真的有像老虎一樣的膽子么?帶著一兩千人就敢南下?波才麾下“百萬之眾”,換了常人,逃跑還來不及呢!若非因為城外交通斷絕,百姓們不知波才的賊兵在何處,此時的陽翟怕早就成為一座空城了。可荀貞,卻好好的城里不待,居然主動“南下擊賊”?
這一天,縣中各里議論紛紛。
在聽說荀貞於城外練兵后,一些百姓登上了城頭觀望。
城頭是軍事重地,一般人不能上去,能上去的都是“有些關系的”,比如有親朋在郡朝為吏,比如自己有點官職,是個官身,饒是如此,亦有一兩百人之多。
昨天只有費暢、郭圖等寥寥幾人,今天一兩百人,嘈雜的聲響引起了荀貞的注意。
他坐於營外的高臺上,轉首向城頭望去。
鐘繇帶來的那八百丁壯已開始投入訓練,戲志才正在臺下遠處的場上給他們編列“什伍”。
荀攸在臺上,鐘繇還沒有走,也在臺上,兩人亦遠望之。
鐘繇皺眉說道:“城防之處豈能容黔首登臨喧囂?今波才之賊兵才退,倘若再有賊兵來襲,城將危矣!”霍然起身,就要按劍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