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荀貞獲勝,擔憂戰事還沒有結束。
春風暖暖,帶來院中剛盛開的桃花香氣。香氣中,兩個佳人容顏不同,心思相類。
征人別未久,年芳復臨牖。良人折弓戰,知人相憶否?
……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喜幾家愁。
有人歡喜就有人愁。
陽翟縣里郡府諸吏歡喜無限,潁陰縣里的陳芷和唐兒憂喜參半,汝水南岸的波才、何曼驚懼氣怒。
接到消息時,波才、何曼正在帳中和小帥們開軍議。他們剛到父城不久,正在做攻城的準備。波才猛然跽坐,驚道:“襄城、郟兩縣失陷了?”
何曼道:“吾等昨曰才離開襄城、郟兩縣,渡汝水南下,今天兩縣就失?吾等南下前,在這兩縣留下了足足萬人啊!上師并再三嚴令兩縣守將務必要守望互助,以成掎角之勢,彼此呼應。荀賊只有兩千新卒,怎么攻下的兩縣?留守此兩縣的兩位渠帥呢?”
報訊的探馬也不知詳情,說道:“聽逃出來的兵卒說,荀賊遣了些死士先潛入襄城,里應外合,遂破其城。破了襄城后,他親率主力,遣派精騎為先鋒,復又猛攻郟,郟的藏、銚諸姓於內應之,郟也隨之失陷。留守兩縣的兩位渠帥聽說都陣亡了。”
何曼敏銳地發現到了這番話的重點,問道:“郟的藏、銚諸姓於內應之?”
“是。聽說在荀賊打襄城時,襄城的大姓,如李氏者也群起呼應。”
何曼拿起案幾上的木椀,狠狠地摔到地上,拔劍刺入席前,怒道:“吾等在襄城、郟時,對李、藏、銚諸姓甚是禮遇,而今吾等方離開一曰,他們就作亂,迎荀賊入城!豈有此理!”
他轉對波才,說道:“上師,既然這些賊子這般不識抬舉,那么等打下父城后,縣里的諸姓就全屠了吧!”
帳中的諸小帥們聽到荀貞一夜之間連克兩縣,有的驚恐害怕,有的勃然大怒。
害怕的竊竊私語,說道:“荀賊兵鋒銳,不可犯。”大怒的應和何曼,紛紛拔劍叫道:“對,等打下了父城,就把縣里的諸姓全都屠了!要不是他們在內作亂,襄城、郟兩縣內有我上萬人馬,怎會這么容易就被荀賊攻陷!”
波才與何曼、帳中的這些小帥們有些不同。
何曼本是輕俠,這些小帥在起事前也大多是各鄉的輕俠或農人,出身底層,而波才家中豪富,乃是“大家”出身,平時交往的多是如陽翟張氏、黃氏這樣的富貴大姓,深知此類大姓在地方上實力雄厚、影響力極大。因此,在起事后,他想拉攏他們,故而在襄城、郟兩縣時曾專門下令,命部眾不得無故為難這些大姓、士族。只是卻沒想到,他的這番俏媚眼全拋給了瞎子去看!聽得帳中大半的人都在嚷嚷:“破了父城,屠盡諸姓!”他心知眾意不可違,而且襄城、郟兩縣一夜失陷對軍心士氣也是個不小的打擊,為了挽回士氣,也不能拒絕這些小帥們要求屠諸姓的要求。自古以來攻城略地,“屠城”是最容易調動士卒斗志的不二法門。
他深呼口氣,平息了一下因為聽到襄城、郟兩縣失陷而被震動的心情,說道:“這些大姓既不識抬舉,就依爾等所言,待父城破后,盡屠之!”